养肝网 > 养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代谢综合征发生血液黏滞度明显增高的机制如何?

来源:养肝网2015-06-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代谢综合征发生血液黏滞度明显增高的机制如何?

  代谢综合征患者多伴有高黏滞综合征(hyperviscosity syndrome, HVS),两者关系密切。
  HVS是由于血液黏滞性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子Ⅰ及胆固醇含量增高、血细胞比容绝对或相对增高等因素有关。由于HVS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减慢,尤其会对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致使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而发生缺血缺氧症状,继而可能产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HVS的疾病或状态有:代谢综合征、某些血液病或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凝状态、慢性肺部疾病、生理性调节状态(如移居高原)、血液浓缩(如烧伤、腹泻、中暑等),以及其他因素(如药物)等。其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1)血浆成分增加,如高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蛋白增加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高凝血因子Ⅰ血症等。
  (2)血细胞数量增加,红细胞增加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部疾患、肾移植术后、先天性心脏病、肿瘤性或药物性红细胞增多及血液浓缩等;白细胞增加见于白血病、感染及使用细胞因子等,血小板增加见于原发或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3)血细胞功能状态改变,包括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高脂血症和血浆蛋白异常)和聚集性增加,血小板活化致黏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增强。
  (4)凝血及纤溶系统改变,凝血因子数量增加,凝血因子活化,抗凝因子减少或缺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减少,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增加等。
  (5)血管壁内皮受损,动脉粥样硬化、败血症、创伤、肿瘤、产科意外、白血病及血管介入操作等均可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HVS。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