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养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艾灸法强肝补肾方法

来源:养肝网2016-12-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艾灸法强肝补肾
  艾炷灸
  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形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施灸时,用火柴点燃艾炷顶部即可。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直接艾 在施术部位先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患者感到烫时(瘢痕灸以患者感到灼痛感为度),用艾炷夹夹去或压灭,换炷再灸。
  间接艾即隔物灸,常见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选用新鲜的生姜、蒜片或盐,切成直径为2~3厘米,厚为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将艾炷放置在生姜、蒜片或盐上,放至应灸的部位,点燃后施灸即可。
  艾条灸
  温和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艾灸处,距离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度。
  回旋灸 点燃艾条,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艾条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雀啄灸 艾条点燃后,将艾条对准穴位,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施灸。
  实按灸 在施灸的腧穴部位垫上布或者数层纸,将艾条点燃,乘热按到施灸部位,使热力透达深部。如果艾火熄灭,再点再按。
  艾熏灸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是通过专门制作的施灸器具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艾条器灸和温盒灸。艾条器灸内装点燃的艾条,通过橡皮筋与灸具上的固定钩,将灸具固定于施灸部位,还可以调节灸条高度,一般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病人感到舒适为度。温灸盒内装艾绒或者艾条,与艾条器灸原理差不多。
  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
  1.施灸时取穴要准,灸穴不要过多,火力宜均匀壮数需足剂,切忌乱灸暴灸。
  2.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3.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和烧坏衣物被褥等物,灸后必须把艾火彻底熄灭,以防发生火灾。
  4.一旦出现晕灸,应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休息,饮些开水,片刻即可恢复。
  5.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头昏、烦躁等,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6.施灸后皮肤多有发红灼热感,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失。如灸后皮肤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并用消毒纱布周定即可。
  调理肝气灸
  艾灸要点
  期门
  化淤解郁、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反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等。
  简易取穴法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三阴交
  滋阴补肾、疏肝理气、健脾利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
  简易取穴法正坐屈膝成直角,找到足内踝尖,向上取3寸作为X轴,以胫骨内侧后缘作为Y轴,两轴线相交处即为三阴交穴。
  行间
  清肝明目、熄风镇惊。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
  简易取穴法在足背部,第1、第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即为行间。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期门,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悬灸三阴交、行间,每穴每次10~20分钟。使用时先灸行间,再灸三阴交。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补肾强身灸
  艾灸要点
  肾俞
  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主治肾炎、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腰痛、哮喘、贫血等。
  简易取穴法曲坐位,两手中指按着肚脐正中,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为命门穴,由此旁开两指处即是。
  关元
  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
  主治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
  简易取穴法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即是此穴。
  太溪
  清热生气,补肾壮阳。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失眠,头痛,胸痛,腰脊痛,泄泻,大便难等。
  简易取穴法位于足内侧。取穴时,平放足底,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是本穴。
  艾灸方法
  1.取肾俞、命门、膏肓俞,从上到下的顺序艾灸10~20分钟。
  2.取关元穴艾灸10~20分钟。
  3.取太溪、涌泉穴,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1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