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养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失眠了,你该怎么办

来源:养肝网2014-03-24 个评论我要订阅
  失眠了,你该怎么办
 
老年人失眠是生理现象,人老睡眠少,多是早睡早醒,且睡眠容易中断。老年人深度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睡眠中觉醒的次数增加,睡不踏实,入睡困难,一觉醒来,总感到“不解乏”。因此,失眠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的统称,是老年人常见的苦恼之一。
 
老年人怕睡眠,担心一眠不醒;遇到失眠,往往又十分紧张,反过来又会影响睡眠,睡着了也会整夜做噩梦,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失眠症是导致老年人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病因之一。而对抗失眠症,成为中老年养肝的重要内容。
 
要想找到对抗失眠症的养肝方法,首先要明白引起失眠的原因。中医学认为,引起中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
 
第一,生理的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第二,疾病的影响。
 
人老以后,全身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其他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全身瘙痒症、颈椎病、四肢麻木等病。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其伴随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老年人的失眠。
 
第三,心理的因素。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畅通、心慌等症,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及深度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其表现多为早醒或醒后再难以入睡。失眠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此外,老年人外界环境的改变,在发病上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如老年人能够和家庭保持密切关系,感情融洽,接触亲密,不脱离家庭的温暖,心理活动基本正常,因而也不易产生失眠症状。反之,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环境变化,经济收入减少,或本身日渐衰弱,这样都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有可能使老年人与社会疏远。年轻时工作积极、生活愉快,到老年,处处却需要别人照顾,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中老年人的自尊心,使他们陷于窘境,容易产生自卑感。有的体弱多病,难免思想沉重,很容易产生失眠症状。
 
那么,中老年人又该如何治疗失眠呢?中医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防止抑郁症。
 
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产生和中老年人的精神障碍相关,尤其是抑郁症严重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睡眠。抑郁症通常伴有入睡困难或早醒,但也可能引起日间睡眠过度。有些抑郁症患者也可出现情绪激越,导致入睡困难。据专家估计,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可高达30%。其他与失眠症相关的精神问题主要是焦虑,常导致入睡困难和夜间频繁醒来。在老年人中,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与抑郁症有关。因此,要想更好地治疗失眠症,首先要防止老年抑郁症。
 
第二,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失眠症,可以适当地用药物配合治疗。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使用药物配合治疗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老年人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较慢,吸收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进行得较慢,容易在身体内积累。以最常用的安定之类药物来说,据研究发现,如硝基安定一般的半衰期(指药物在身体内的浓度从最高值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老人的半衰期更长;肾脏的排出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因此,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这些药品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当老年人出现失眠症时,不要滥用药品,应该遵照医生的嘱托,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第三,食养治疗。
 
中医学养肝提出,食疗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失眠症。传统养肝认为用中药食补方予以治疗,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如大枣桂圆汤、丹参冰糖水、阿胶蛋黄汤、加蜜牛奶等,都有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但对于重症患者还是应去医院就诊,同时可采用中药治疗,重在从本质上调节。
 
第四,运动锻炼。
 
有证据表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都是有效的。运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场所、个人爱好及伴发疾病。要达到锻炼效果,一般为每周4次,每次30~40分钟,达到心率储备的60%~75%,即中等强度锻炼。有研究发现,就寝前定时进行锻炼可以显著减少入睡所需的时间。理想的锻炼时间是就寝前4~8小时。其他如太极拳、气功等都对睡眠有一定帮助,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最好配合进行。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