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我国绝大多数的肝硬化病人都是由显性或隐性的慢性乙肝发展而成,这些肝硬化病人抽血化验乙肝病毒指标大都是阳性,如果发现肝硬化病人仍然属于“大三阳”或乙肝病毒 DNA
指标为阳性,说明病毒仍然处于复制活动状态,加之肝功反复异常,肝炎活动持续不断,此时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一定要慎重对待,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和药物。合适的抗病毒时机是处于代偿期的早期肝硬化病人,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5倍,最好没有腹水、出血、肝昏迷、黄疸等,使用的主要药物为干扰素、拉米夫定和胸腺素,但是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疗程应该在1年以上,使用期间应该定期随访,严密观察血象、肾功等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处理,整个治疗过程应在正规医院、正规医师指导下完成。肝硬化病人如果不是“大三阳”,乙肝病毒DNA也为阴性,说明病毒不在复制状态,不属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不少中药制剂同样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它们较西药更加安全,使用的适应证也相对宽泛,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晚期)病人都能使用。但是目前公认的有效中药制剂并不多,只有苦参素、苦味叶下株等几种制剂可供选择,各种广告宣传的药物虽然层出不穷,但都不能轻信。肝硬化病人使用抗病毒药物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药物,如果治疗时机和用药不当,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肝功能恶化,最终的结局是“伏虎不成,反被咬”,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