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肝硬化常识:肝硬化发病的原因

来源:养肝网2013-12-11 个评论我要订阅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肝硬化的发病原因。

肝硬化发病的原因:

1、循环障碍(淤血)性肝硬化:由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使肝脏临时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也发生与心源性完全相同的肝硬化。最终形成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慢性梗阻造成临时肝淤血。

2、肝炎后肝硬化:指病毒性肝炎发展至后期形成肝硬化。现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不形成肝硬化。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除急性重症外。

3、中毒性肝硬化: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损害可分两类:一类是对肝脏的直接毒物。此类毒物与药量无关,如四氯化碳、甲氨蝶呤等;另一类是肝脏的间接毒物。对特异素质的病人先引起过敏反应,然后引起肝脏损害。少数病人可引起肝硬化,如异烟酰、异丙肼(iproniazid氟烷。其病变与肝炎后肝硬化相似。

4、酒精性肝硬化: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高。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据统计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量和时间长短成正比。每天饮含酒精80g酒即可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由酗酒引起。近年我国酒的消耗量增加。继续大量饮酒数周至数月多数可发生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若继续大量饮酒达15年以上,75%可发生肝硬化。

5、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ibiliaricirrhosi)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包括结石、肿瘤、良性狭窄及各种原因的外压和先天、后天的胆管闭塞。多为良性疾病引起。因为恶性肿瘤多在病人发生肝硬化之前死亡。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各种原因的胆管梗阻引起。病程在312个月方能形成肝硬化。发生率约占这类病人的10%以下。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性胆管梗阻。#p#肝硬化的原因#e#

6、寄生虫性肝硬化:如血吸虫或肝吸虫等虫体在门脉系统寄居。引起门静脉小分支栓塞。虫卵大于肝小叶门静脉输入分支的直径,虫卵随门脉血流堆积于肝内。故栓塞在汇管区引起炎症、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汇管区扩大,破坏肝小叶界板,累及小叶边缘的肝细胞。肝细胞再生结节不明显,可能与虫卵堵塞门静脉小分支,肝细胞营养缺乏有关。因门静脉受阻,门脉高压症明显,有显著的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大。成虫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和分泌毒素,肝内肉芽肿形成的原因。虫卵引起体液免疫反应,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能是肝内门脉分支及其周围发生炎症和纤维化的原因。寄生虫性肝硬化在形态学上属再生结节不显著性肝硬化。

7、营养不良性肝硬化:临床上认为营养不良可以引起肝硬化。但一直缺乏直接证据。动物实验予缺少蛋白质、胆碱和维生素的饮食可以造成肝硬化的改变。发现他肝损害是脂肪肝,但病变是可逆的且缺少肝硬化病人常有的血管方面的继发性变化。有的作者观察了恶性营养不良(Kwashiorkor病人。并不发生肝硬化。仅儿童偶尔肝脏有弥漫性纤维增生,像似肝硬化,当给以富有蛋白质的饮食后,病变可以逆转而肝脏恢复正常,只在某些病例可有轻度纤维增生。所以至今营养不良能否直接引起肝硬化还不能肯定。多数认为营养失调降低了肝脏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如慢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肠炎除引起消化、吸收和营养不良外,病原体在肠内产生的毒素经门静脉入肝,肝脏不能将其清除,而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形成肝硬化。故此认为营养不良是发生肝硬化的间接原因。又如小肠旁路手术后引起的肝硬化,有人认为是由于营养不良,缺乏基本的氨基酸或维生素E饮食中糖类和蛋白质不平衡和从食物中吸收多量有毒的肽以及对肝有毒的石胆酸引起。

肝硬化发病的原因有哪些?温馨提示:肝硬化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