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钟怡就痰瘀同治法治疗脂肪肝(二)

来源:养肝网2014-01-06 个评论我要订阅
      【病案举例】
​    某患者,男,34岁,于1997年11月12日就诊。患者于1995年体检发现脂肪肝,血脂高,因无特殊不适,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自觉肝区时作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四肢乏力。检查:巩膜及全身无黄染。腹软,肝于肋缘下2cm,质稍硬,触痛(+),脾(-)。化验:总胆固醇4.6mmol/L,甘油三酯2.4mmol/L,乙肝二对半(-);谷丙转氨酶68U/L,总蛋白
78g/L,白蛋白46g/L;总胆红素15.8μmol/L。B超示:肝脂肪中度浸润。诊断:脂肪肝。初诊:腹胀,肝区隐痛,胃纳差,恶心欲吐,神疲乏力,夜寝不安,多梦,大便不畅,溲黄。舌红略黯,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数。证属痰瘀互结,肝络不和,湿热内蕴。治宜化痰祛瘀,疏肝和络,佐清热化湿。处方:苍术10g,川朴10g,陈皮7g,法半夏12g,茯苓15g,泽泻20g,山楂20g,荷叶10g,重楼15g,连翘15g,羚羊角骨15g(先煎),郁金15g,赤芍15g,莪术12g,草决明30g,佩兰12g,小蓟15g,水煎服。
    
二诊(11月18日):上方服6剂后,腹胀减轻,无恶心欲吐,厚腻苔较前消退。照上方去佩兰加虎杖20g。三诊(12月2日):上方连服12剂,腹胀消失,夜睡已安,唯胃纳仍欠佳,大便溏,每日2~3次,溲不黄。照上方去小蓟、羚羊角骨,加布渣叶、鸡内金、麦芽各15g。四诊(12月16日):肝区不痛,胃纳增加,舌黯红有改善,脉弦细。照上方去布渣叶、麦芽、内金,加田七粉5g(冲),白芥子15g。效果:经3个月治疗,诸症消失。其间处方稍有加减,酌选三棱、薏仁、佛手、苏梗、地鳖、水蛭等进退,但基本法不变。1998年2月6日查肝功能、甘油三酯均恢复在正常范围,B超示肝脂肪浸润消失,肝未见异常。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