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裴道灵等 辨证论治脂肪肝(一)

来源:养肝网2013-12-31 个评论我要订阅
      脂肪肝在中医属“胁痛”、“□瘕积”范畴,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阻络、肝肾阴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目前脂肪肝在诊断、分型、疗效判定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临床观察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一般多按脂肪肝的总体特征、属性,采用辨病治疗的方法。观察中发现,肝郁脾虚型病例明显多于血瘀痰阻型和肝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病例多为体弱久病或伴有其他慢性相关疾患,疗效亦稍逊。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降脂药物具有促进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肝脏代谢排泄的作用,极易导致肝损害和肝脂肪沉积加剧,因此药物选择应更加审慎,相对而言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1临床资料
   共观察168例,均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脂肪肝专科、天山中医院肝炎科、华东医院中医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83例,女8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平均4674±6.82岁。排除肝癌、肝硬化、肝炎活动期病例。参照梁扩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肝脏病学》,运用B超检查将脂肪肝分为三度。轻度脂肪肝: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
可见。中度脂肪肝: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重度脂肪肝: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明显衰减,管状结构无法辨认。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