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中医对脂肪肝的辨证论治

来源:养肝网2013-12-22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品种,确定药物剂量,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痰浊困阻型形体肥胖,腹胀纳差,面色苍白,恶心时作,频吐涎沫,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细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散结。方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2.湿热阻滞型嗜酒或过食肥甘厚腻,形体肥胖,尿黄赤而少,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健脾降浊。方用加味柴胡汤加减。
    
3.痰瘀交阻型形体肥胖,胁痛隐隐,面色黧黑,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4.脾虚湿滞型体胖虚浮,神疲短气,动即多汗,纳差,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燥湿化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5.肝郁气滞型胸闷善太息,胁肋胀满,口苦,情绪抑郁,舌质淡,舌苔薄白微腻,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方用逍遥散加减。
    6.气滞血瘀型胁肋部隐痛不适,时有鼻衄、齿衄、皮肤紫癜,蜘蛛痣,腹胀便结,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涩。治宜理气柔肝、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7.肝肾阴虚型形体瘦削,面色潮红,腰膝酸软,右胁隐痛,蜘蛛痣,肝掌,女子经闭,舌质红燥,舌苔薄黄而少,脉弦细。治宜滋养肝肾、生津柔肝。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8.脾肾亏虚型形体肥胖,面色虚涪腰酸腹胀,纳差,神疲乏力,眩晕短气,
或伴有慢性肾病,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温肾、化气利湿。方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
   37养肝护肝网提醒:
中药的使用切忌望文生义,须经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后对症下药。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