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养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养肝常识:肝脏的位置及形态

来源:养肝网2014-05-20 个评论我要订阅
  要有效地防治脂肪肝,首先就要对肝脏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了解肝脏在体内的位置,知道肝脏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清楚在生命运动中它起哪些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肝脏,患了脂肪肝之后如何治疗和调养等。
人体内,除了我们熟知的心脏、肺、胃及肾脏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这些脏器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脏”。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我国成年人肝脏重约1400g(男性1500g左右,女性1300g左右)占体重的1/30~1/50。因为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呈棕红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图1-2)。肝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部左、右肋弓之间露出3cm左右,贴靠腹前壁(图1-3)。所以,正常时在右肋缘下不易触及肝下界,但在剑突下可触及2cm左右。卧位时,肝脏的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通过叩诊便可发现其上界。一般情况下在上腹部触摸不到肝脏下缘,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脏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在儿童期,肝脏位置较成人略低,肝下缘在肋下1~2cm处,少年期后,在肋下不易触及。肝脏的位置可随体位及—1—呼吸变化有一定改变,站位和吸气时肝脏下移1~2cm,而仰卧位和呼气时则有所上升。如果成人肝上界的位置正常,而在右肋缘可下触到肝脏,则为病理性肝大,同时可通过触诊大致判断肝大的程度。小儿肝脏下界可低于肋弓。由于肝上面借冠状韧带连于膈肌,因此呼吸时,肝可随膈的运动而上下移动,升降可达2cm左右。腹上部以及右季肋区如果受到暴力打击或肋骨骨折时,可导致肝脏破裂。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