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防治乙肝,必须高度重视“治未病”

来源:养肝网2014-03-26 个评论我要订阅
      未病包括无病及欲病。而欲病,不是无病,更不是已病。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故《淮南子·卷十六》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即是主张常治无病之病,即未病先防,防重于治。预防的含义,应该是主动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而且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就在于此。
 
    中医“未病”一词由来已久,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谓“未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换句话说,“未病”指人体没有病理信息,或主要指人体开始有了病理信息,直到形成“已病”之前各种状态。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其范围也有所扩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既病防变”三个方面。“治未病”在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经过几千年、多少代医家努力继承与发扬,现已具备初步规模、诊疗特色和理论体系。未病即健康。人体要维持健康的状态,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除了躯体的完整和健全外,还包括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正常。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阴阳平和”,即属于未病的范畴。“治未病”是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在中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防治乙肝时,必须高度重视“治未病”。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