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林青等脂肪肝的中医辨病论治(一)

来源:养肝网2014-01-08 个评论我要订阅
      脂肪肝是各种病因使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的合成速度大于将其泌入血液的速度,脂质大量堆积于肝脏而致的一种病理改变,脂肪肝即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结果,同时也作为病因使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发展,脂肪肝还是一个独立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此早期治疗对于防止继发症的出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轻、中度脂肪肝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也多正常,大多数患者是在体检及相关疾病的检查时被发现,这就造成无症可辨、施治困难的局面,根据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专家苏涟教授多年治疗脂肪肝的经验,结合近年关于脂肪肝研究的进展,我们认为脂肪肝的中医治疗宜以辨病为主,从瘀而治。
    
脂肪肝辨病论治的依据病是反应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或演变规律的诊断概念,是根据病因、病位、主症及特征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综合命名的。脂肪肝可作为一个病名,表示各种原因造成脂质代谢紊乱,使从肝脏输出的脂质相对或绝对不足,致使脂质大量堆积于肝脏而成。轻、中度脂肪肝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难与相关疾病症状区别,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胁痛、食欲不振、乏力、肝肿大等症状及体征,所以中医辨症常将其归于“胁痛”、“肝郁”、“□瘕”等范筹。由于其病因的多样性,临床表现各异,造成辨症分型无规律可循,施治也各不相同。尽管脂肪肝的病因不同,然而其在病理改变及演变过程中却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辨病,根据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结合中医药理论,方能准确把握疾病,有效地治疗。临床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不仅存在肝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还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实验表明在肝纤维化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的肝星状细胞(HSC)在早期脂肪肝阶段,肝组织炎症坏死不明显或缺乏时,HSC即已被激活,约有50%的脂肪肝有程度不一的中央静脉纤维化。说明在早期脂肪肝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时,就已存在着潜在的血瘀症。脂肪肝是多种因素造成脂质代谢紊乱而成。控制原发疾病是治疗的关键,与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的肥胖、高脂血症、Ⅱ型糖尿并病毒性肝炎等均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动力学异常,如高血脂症可以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后者又可作为高血脂症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促进因子,加重或促进高血脂症所致的病理改变,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与瘀的关系密不可分,胰岛素抵抗存在血瘀,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病毒性肝炎常规治疗,血液流变学和肝脏供血的改善较慢,加活血化瘀药,可望取得较好的疗效。活血化瘀名方四物汤的研究表明,四物汤不仅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等质类物质的吸收,而且还可加速脂质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以上说明脂肪肝从瘀而治不仅能改善脂质代谢,同时还能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重度脂肪肝所出现的胁痛、肝肿大等亦属瘀的范筹,辨病为主,从瘀而治不仅有现代研究依据,同时还有中医理论的依据。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