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脾气虚弱型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来源:养肝网2014-10-14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主证】面黄肌瘦,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胁痛隐隐,少气懒言,纳差腹胀,大便溏薄,甚则水肿、贫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20克,茵陈18克,党参、白术、丹参、白芍各15克,当归、茯苓、赤芍、郁金、黄精、栀子、丹皮、穿山甲、建曲、山楂各12克,三七(冲服)3克,木香、甘草各6克。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乃四君子汤之意,以健脾益气;黄芪、当归乃当归补血汤之意,以补气生血;白芍、黄精、郁金养血柔肝,茵陈、栀子、郁金清除湿热疫毒之邪,丹皮、赤芍、丹参、穿山甲、三七活血软坚,建曲、山楂、木香健脾理气和胃,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扶正祛邪、健脾益气养血、柔肝和胃化瘀之功效。
  【注意】慢性乙型肝炎长期迁延,多属病邪久踞,正气必虚,同时久病入络,肝郁气滞,气滞而血瘀,形成“虚”(整个机体功能不足,特别是肝、脾、肾不足)、“实”(肝的局部瘀滞,湿热蕴留不去)错杂的局面。在治疗中应注意攻补兼施,补以恢复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利于攻,攻以祛除湿热瘀滞之邪,以利于补,并做到攻而不猛,补而不滞。
  脾气虚弱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虽然没有明显湿热疫毒存在的表现,但湿热疫毒之邪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用药不能忘祛除湿热余邪。脾气虚弱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瘀滞之象也不明显,但肝脾大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况且“久病必瘀”,所以在治疗中也应注意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消积之药。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效往往较慢,非一朝一夕之功,临床中应注意守法守方,缓图以功,切勿处方用药朝用夕改。为了方便患者,在病情稳定以后,可以停服中药汤剂,把中药制成丸剂或散剂,继续服用。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