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乙肝病毒(HBV)感染后既可表现为急性或暴发性肝炎,也可表现为各种慢性感染。在慢性乙肝病人中,病情较轻的预后较好,一般不演变为肝硬化,仅仅表现为长时间迁延不愈,或成为病毒携带者,甚至可能痊愈。有研究表明,慢性乙肝病人发展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2.1%,慢性乙肝病人中,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除了病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之外,下列因素在慢性乙肝的预后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病毒的基因型 根据
HBV基因序列的差异,目前分为A~H共8个基因型。我国以B型和C型为主,其中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为主,南方地区则以B基因型为主。较多的研究证实,HBV的基因型是决定慢性
HBV感染者临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报道,C基因型比B基因型
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易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并且易导致较严重的肝病。此外,C基因型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也低于B基因型,B基因型更容易产生 HBeAg血清学转换。
2.病毒的水平高低 中国台湾学者曾对385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行了为期13年的随访,研究了代表病毒水平高低的指标——HBVDNA
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血清 HBVDNA水平高是导致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的结论。
由此可见,目前建议慢性乙肝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水平,最终是为了使病人受益。
3.肝功能 转氨酶、胆红素、胆碱酯酶、清蛋白等水平的高低对乙肝的预后也有影响,其中转氨酶水平高或反复波动是肝硬化的高危因素。
4.合并其他病毒感染
如果合并丙肝、丁肝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慢性乙肝病人往往更易于发展成为肝硬化。此外,这些也是肝硬化病人发生肝细胞肝癌的高危因素。
5.饮酒 研究资料表明,嗜酒明显影响乙肝病人的预后,可使乙肝易于重症化、慢性化,并且肝癌的发生率也会升高。嗜酒与乙肝病毒感染对肝脏损伤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