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通常根据是否出现黄疸而将急性乙肝分为黄疸型乙肝和无黄疸型乙肝。
1.急性黄疸型乙肝 临床经过的阶段性非常明显,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平均持续5~7天。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少数病人可有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发生,类似感冒。20%~30%有皮疹、关节痛等血清病样表现。此期主要的症状有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加深等,肝功检查主要以转氨酶升高为主。
(2)黄疸期:持续2~6周。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部分病人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痛痒、心动过缓等表现。肝大,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检查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升高。
(3)恢复期:平均持续1个月。自觉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乙肝
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相似。相比之下,起病比较缓慢,症状比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疼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恢复较快,总病程大多在3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