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药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治痛经有诀窍,益母草蒸蛋是良药

来源:养肝网2015-04-06 个评论我要订阅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偏方”,摆脱痛经的最好方法就是赶快结婚生子。据调查,这个“偏方”确实有效,大部分痛经患者结婚生子后,症状自然就消失了。现实生活中肯定也没人指望着通过生孩子来治疗痛经。对于痛经,很多女性朋友都对它“逆来顺受”,觉得是女人必须承受的一环。但其实这也是一种病,中医上叫“月经痛”或是“经期腹痛”,弄清了病因就能有效止痛,轻松度过女人的特殊日子。
  
  女人每个月的月经来潮和“肝主血海”“肝主疏泄”的功能密不可分,痛经常常是在肝疏泄气机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而郁怒常常是罪魁祸首。俗话说“万病气上来”,如果你想不生病,最重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气。不仅要少生气,一旦生气了也不要憋着,要发泄出来,就像气球,充着气充着气就破了,要让它不破,除了停止充气还可以给它开个口放气。当然了,月经的正常进行不仅仅要有肝的疏泄,还需要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了最前头的那个,后面就哗啦啦全跟着倒了。气滞就会导致血瘀,因为血要依靠气才能顺畅运行。经前和经时气血下注冲任,瘀滞冲任,“不通则痛”,就会造成痛经,这也是那么多人把肚子痛看成是月经来潮的一个信号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治疗痛经到底选什么食疗方比较好呢?这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女性痛经专用药——益母草,益母草加上元胡煮蛋,治疗痛经效果非常好。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再煮片刻,然后取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5~7天。
  
  益母草是专为女性而用的草,对于月经病和产后调理,益母草都是良药。单看它的名字“益母”,也知道受惠者是广大的母亲和女性同胞了,因此它又叫“坤草”,“坤”的意思就是女性、母亲。关于益母草的功效,清代徐大椿在《药性切用》里说:“辛苦微寒,入手足厥阴,行血去瘀,为经产专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活血、化瘀、调经。
  
  益母草不仅能治病,还有美容功效。据记载,唐朝武则天非常注重美容养颜,除了内服抗衰老的药物之外,还天天外涂美容药。《新唐书》就提到:“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令左右不悟其衰。”但她左右的人都不知道她涂的是什么,《新唐书》也没有记载。在武则天去世40多年后,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写道:武则天长期使用一种外涂美容药方,主要药物就是益母草,说道:“此药洗面,觉面皮手润滑,颜色光泽。”还称赞说:“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异于寻常,如经年用之,朝暮不绝,年四五十妇人,如十五女子。”在调经的同时,女性朋友也可试试用益母草护肤,益母草粉加入适量蜂蜜,也可加些黄瓜汁进去,调匀,晚间洗完脸敷上,次日清晨再洗去,能够清除油脂,光滑肌肤,消除暗疮、粉刺,保准强过任何一瓶护肤品。
  
  元胡也是活血化瘀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概括了元胡的四大功效: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还说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鸡蛋可滋阴养血,三药同用可活血祛瘀,有效治疗痛经。
  
  除了食疗,再教大家一套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痛经。其操作方法如下。
  
  (1)躺平后两膝微微弯曲或取站立姿势,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叠放在关元穴(肚脐下方约四指宽的位置)上,以食指为主慢慢按压。每次1~2秒,重复10次。
  
  (2)挺直腰站好,双手拇指放在次髎穴(由背部腰骨正中间向下约三指宽,再向左右各一指宽的位置)上,用指尖按压,以略感疼痛的力度为宜。每次3秒,重复5次。
  
  (3)两手食指叠放于气海穴(肚脐向下约两指宽的位置),慢慢地按压,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1秒,重复30次。
  
  (4)双手拇指放在左右志室穴(由肚脐正后方所对应的脊椎位置向左右两侧各四指宽的地方)上,其余手指环腰而握。按压3秒,呼气的同时休息3秒,重复5次。
  
  关元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与子宫相连,因此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调整女性的整体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次髎穴具有促进下身血液循环、调理骨盆内器官的作用,下腹部疼痛时按压这个穴位非常有效。气海,穴如其名,是气之海洋的意思,也是任脉上的穴位,有助于缓解痛经,尤其是小腹刺痛时按压这个穴位非常有效。大多数痛经的人也会伴随腰部酸痛、沉重,此时志室穴就能派上用场了,何为“志”?肾之精也,按压志室穴能强化肾功能,缓解腰痛。
  
  学会了这套穴位按摩法,痛经不太严重或是不想吃药的姐妹们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家操作了。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经期卫生,天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暖,不然寒气从外而入,同样会引起痛经。月经来潮是女人每月的大事,千万不可怠慢了它。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