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方法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湿重于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方药

来源:养肝网2014-05-08 个评论我要订阅
  湿重于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
【主症】身目俱黄,其色稍暗,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神疲倦怠,胸脘痞满,恶心厌油,纳差腹胀,口黏不渴,大便稀溏不爽,舌质淡红,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濡数。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

茵陈18g,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15g,泽泻12g,川楝子10g,郁金12g,龙胆草12g,猪苓12g,藿香12g,豆蔻6g,滑石12g,连翘12g,木通9g,薄荷9g,建曲12g,厚朴12g,甘草6g,大枣6枚。
【方解】方中用茵陈、龙胆草、滑石、木通清热利湿退黄,猪苓、茯苓、薏苡仁、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使湿从小便而去;配以藿香、豆蔻、薄荷芳香化浊,宣利气机;川楝子、厚朴疏调气机,连翘、郁金清热解毒,建曲和胃安中,甘草、大枣补益中气,调和诸药。上药合用,使浊化湿去热清,中焦气机畅通,则诸症自除。
【注意】本型患者湿浊阻滞,湿重于热,因“湿性重浊黏腻,不宜速去”,况清热易助湿,利湿常生热,所以治疗取效多较慢,临床中应注意善于守方,缓图以见功。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丙型肝炎,常有慢性化的趋势,如何阻止急性病毒性肝炎向慢性肝炎发展,一直是困扰医务界的一道难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注意加用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药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适当延长其治疗用药时间,可减少慢性化的发生。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