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误案分析四

来源:养肝网2014-05-12 个评论我要订阅
      病例4:徐某,男,50岁,工人,198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素患胁痛,大便秘结,食水果、冷饮经常发作,经西医诊断为胆囊炎,给予大柴胡汤加金钱草治疗,病情有增无减。现右胁疼痛,按之痛甚,痛甚及脘,胀闷不舒,形体肥胖,面色白,肢厥,大便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弦肾。此乃寒实之胁痛,用《金匮要略》中之大黄附子汤加味……。服3剂,先脘腹不舒,继之矢气频多,大便2次,疼痛渐止,余症均减。后用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之厚朴温中汤加吴茱萸、槟榔,服4剂,症状消失,超声波检查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嘱忌食水果、生冷。
    
分析:此为辨病不辨证,寒实内结误诊为实热。本例患者因寒实内结所致,从患者面色白、肢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来看,病性属寒。初治时医者拘泥于“胆囊炎”多属热属实,而投以清热利胆泻下之大柴胡汤,可谓南辕北辙,方不对证,故而无效,之后更方易撤,药证相符,症状很快消失而愈。如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做到四诊合参,详加辨证,则误诊误治不难避免。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