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验案点评二

来源:养肝网2014-05-12 个评论我要订阅
      病例2:王某,女,40岁。患者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1个月余来诊,曾在某医院胆囊造影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不佳,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来诊时患者上腹部疼痛,痞满,恶心呕吐,纳差厌油,疼痛剧烈时出汗,但身无寒热,口苦口黏,口干而不欲饮水,查舌有瘀点,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脾胃湿热,肝郁血阻;拟辛开苦降合舒肝活血并佐清肝之法治之。
    
处方:全瓜蒌30g,金钱草30g,半夏10g,黄连10g,枳实10g,川楝子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制香附10g,焦山楂10g,神曲10g,夏枯草15g,蒲公英15g,延胡索(研冲)3g。服药6剂后上腹部仅略感隐痛,痞满大减,精神好转,食量增加,舌苔黄腻消退,亦无恶心呕吐,仍予上方继续加减调理,病情稳定,未再急性发作。
    
点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慢性胆囊炎属脾胃湿热,肝郁血阻者,以辛开苦降合舒肝活血并佐清肝之法治之,效果显著。本例患者以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同时有痞满、恶心呕吐、口黏、苔腻,此为中焦湿热之象,时氏辨为脾胃湿热、肝郁血阻之证,以辛开苦降合舒肝活血并佐清肝之法治之。方用小陷胸汤加枳实汤行气疏肝,宽胸除满;以金铃子散、失笑散加香附疏肝活血;焦山楂、神曲健运中焦;夏枯草、蒲公英、金钱草清肝利胆。诸药合用,组方得当,切中脾胃湿热、肝郁血阻之病机,故而疗效满意。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