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李秀芳等中药防治脂肪肝药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三)

来源:养肝网2014-01-10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中医研究认为,轻、中度脂肪肝早期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胁痛、食欲缺乏、乏力、肝肿大等症状与体征,并且脂肪肝患者多具长期酗酒、嗜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等特点,中医将其归为“□瘕”、“积聚”、“胁痛”、“痰浊”、“湿气”、“臌胀”等范畴。发病机制与痰、瘀、积有关,认为脂肪肝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饮酒无度,致使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积于脾胃,痰湿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血瘀互结,积于胁下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脾主运化,若酒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浊内阻而见乏力,纳差。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血、津液,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滞血瘀而见胁肋胀满不适、隐痛、肝肿大。处方用药相对集中于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利湿降浊、活血化瘀、消积导滞功效的中药。有学者根据对临床报道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味中药依次为:山楂、丹参、泽泻、柴胡、草决明、制首乌、郁金、茯苓、陈皮、半夏、大黄。而复方治疗多以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脏脂质代谢、保肝、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的方剂为主。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