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平衡疗法治疗慢性乙肝

来源:养肝网2015-03-20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协调,内外相通,所以中医对于平衡疗法治乙肝的方式极为重视,认为是治疗乙肝的良方,慢性乙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气滞湿郁、肝脾失调型
  本症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消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系列肠胃道病变,中医学称之为胁痛、症积、血症等范畴。其主症可见腹胀、闷胀或纳少、恶心呕吐、肢体困倦、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脉弦或脉濡。苔薄白,为肝郁气滞较重;脉濡苔厚腻为湿困脾运为主。以疏肝运脾法治之。方药选用四逆散加减,常用药有郁金、茯苓、白术、柴胡、枳实、香附、元胡、川楝子等。以化湿健脾为主,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制半夏、茵陈、陈皮、厚朴、砂仁等。如肝区痛甚者加莪术、当归、红花等;腹胀甚者加大腹皮、广木香;气虚明显的加黄芪、党参等。
  2.肝郁气滞、肝气犯胃型
  由于肝气犯胃,使脾胃气机失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其主症可见两胁隐痛、嗳气吞酸。以泄肝和胃法治之。方药选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加减。常用药有柴胡、川楝子、元胡、川连、蔻仁、陈皮、郁金、白术等。如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柿蒂;湿重者加藿香、佩兰、川朴等。
  3.脾肾两虚型
  多因慢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日久使体质虚弱,以致脾肾两虚。其主症可见面色萎黄、肢体水肿、疲倦无力、纳谷不香、腹胀、便溏、腰膝酸软或疼痛、苔薄白、舌淡胖有齿痕、脉弦细或细软。以脾肾双补法治之。方药选用左归丸合右归丸加减,常用药有党参、黄芪、栀子、怀山药、熟地黄、菟丝子、牛膝、杜仲、山茱萸等。如有肝区疼痛加木瓜、郁金、川楝子等;脾虚泄泻加诃子、薏苡仁等;滑精遗精加芡实、龙骨、牡蛎、金樱子等。
  4.肝气郁结、阴虚火旺型
  一般为慢肝虚火重伤津者。主症可见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心烦少寐、手足心发热、胁痛且热灼感,有时鼻衄或牙龈出血或有皮肤紫斑、口苦、舌红苔少或无苔、脉弦带数。以养阴柔肝法治之。方药选用一贯煎加减,常用药有当归、生地黄、白术、北沙参、麦冬、栀子、丹参、川楝子、制首乌、女贞子、墨旱莲等。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龙牡、川连、合欢皮等;头眩耳鸣严重者加紫河车、潼蒺藜、天麻、夏枯草等;盗汗者加浮小麦、煅龙牡、金樱子等;肝火亢盛者加龙胆草、焦山枝、鲜垂盆草等。
  5.气滞血瘀型
  一般为慢性乙肝反复迁延、病程较长而至气机不畅、瘀血留阻。其主症可见肝胁疼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胁下症积明显,经常出现鼻、牙龈出血,皮肤出现蜘蛛痣和紫斑,面色晦暗,舌质紫红,苔薄黄或无苔,脉弦迟或涩等。以活血化瘀法治之。方药选用当归活血散加减,常用药有当归、生地黄、党参、白术、红花、桃仁、三棱、莪术、郁金等。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等;肝区痛甚加炮山甲、川楝子等;症积坚硬者加鳖甲、牡蛎、地鳖虫等。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