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乙肝疫苗接种的误区

来源:养肝网2014-12-21 个评论我要订阅
  乙肝疫苗接种的误区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作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措施实施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不利于乙肝疫苗的接种。
  
  1.以母血代替幼儿血进行检查有的家长甚至有少数医护人员认为小孩太小,而不愿意为其采血,抽取母血来检查。其实,母血是不能代替幼儿血作为乙肝检查的,不论母血检查的结果如何,都不能以之作为是否接种的依据。
  
  2.剂量越大越好有的人认为接种剂量越大越好,其实,注射疫苗的目的在于诱导机体产生预防乙肝的免疫力,所用的剂量是经过严格计算的,过大就会产生浪费,甚至产生副作用。特别是当没有大剂量疫苗时,将几针小剂量疫苗并作一针用,更不适宜,因为乙肝疫苗为白色悬液,内含纯化的小球形颗粒、防腐剂和吸附剂,几针并用,防腐剂和吸附剂太多,会引起局部不良反应加重。
  
  3.等孩子长大点再接种疫苗一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觉得孩子挨几针心疼,基于这样一种心理,结果把孩子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一拖再拖。其实这等于把孩子推到了危险之中。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治疗的难度越大,转变为病毒持续携带的危险也越高;年龄越大,暴露感染的概率就越大。此外,年龄与免疫效果的关系也表明,人体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与年龄呈负相关。即新生儿免疫效果最好,儿童次之,成年人最差。所以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
  
  4.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与注射部位无关有些人认为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与注射部位无关,哪儿方便打哪,哪儿好打打哪。违反了乙肝疫苗严格限定在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的规定。把严格疫苗接种的部位限定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是因为发现在皮下注射或臀部肌内注射,机体的免疫应答效果较差。
  
  5.不敢联合免疫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孩没有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是幼儿园、小学经常接种其他免疫疫苗,有些家长怕再用乙肝疫苗会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耽误了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研究已证实,乙肝疫苗与其他作为免疫作用使用的疫苗如卡介苗、流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联合免疫,既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也没有相互干扰或增效作用。当然,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乙肝疫苗与上述疫苗联合免疫时,应在不同部位实施接种。如:乙肝疫苗与卡介苗联合免疫时,右臂接种乙肝疫苗,左臂接种卡介苗。6.乙肝疫苗接种全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0-1-6个月三针注射完毕后,许多人就认为已有免疫力,再也不会得肝炎了。这种认识有错误,
  
  因为受注射部位、方法、剂量、以及受种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完成全程免疫后,常有少部分人无免疫应答或低应答,达不到预防乙肝的要求。因此,应在注射完乙肝疫苗全程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如抗-HBs阴性或低于保护阈值(10U/L),要再加强注射1针10μg乙肝疫苗,直到抗-HBs出现并符合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性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一般在初次免疫后3~5年就会降到保护阈值以下,因此,最好从全程免疫后的第3年开始,每年检测一次抗-HBs水平,如抗-HBs阴转或下降到保护阈值以下时,应再加强1针,用量为10μg。
  
  7.父亲感染乙肝病毒对子女影响不大许多人知道母亲感染乙肝病毒后对婴幼儿的影响大,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给小孩。但却错误地认为父亲感染乙肝病毒对子女影响不大。大量的研究表明,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传播既可以是水平传播,也可以是垂直传播,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要比父亲是阴性的小孩大得多。因此对父亲是阳性的子女,出生后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