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有何意义?
近年来,应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发现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内存在极低水平的乙肝病毒,甚至任何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或血清中抗HBs阳性者体内也可有乙肝病毒潜伏或低水平复制。
诊断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多采用PCR扩增技术及 HBVDNA定量检验法,其方法敏感且特异性强。
现已公认,乙肝病毒可以在肝细胞内长时间隐藏,而持续性低水平复制,发生的机制之一是与乙肝病毒基因发生变异有关。如乙肝病毒中表达HBsAg的主要抗原簇α的S基因关键位点发生突变,则该乙肝病毒就对抗
HBs具有抵抗力,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攻击和清除。
研究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的意义有:
(1)乙肝病毒低水平感染是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重要原因。
(2)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肝病或肝硬化与乙肝病毒的低水平感染有关。
(3)此研究对搞清某些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有重要价值(如在输血后丙型肝炎中20%以上合并 HBsAg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
(4)由于 HBVM可以阴性,此类乙肝病毒低水平感染者,可以成为不易察觉的传染源(如献血机构、饮食业、托幼机构和婚后家庭内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