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甲肝常识:甲型肝炎的传染与免疫

来源:养肝网2011-04-26 个评论我要订阅
 

  对于甲型病毒性肝炎,我们可以简称其为甲型肝炎,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中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是它的临床症状的表现。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但是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在感染甲型肝炎后的2~3周内,有80%的患者体内会自然产生甲肝抗体(抗-HA),病后2~3个月抗体达到高峰。甲肝抗体能抵御甲肝病毒对人体的损害。这种免疫力一般可维持较长的时间。医学专家们在血清学调查中发现,1943年以前出生者中,有93%的人抗-HA为阳性,其甲肝发病率仅为2.7%;1943年以后出生者中,仅有3%的人对甲肝具有免疫力,其甲肝发病率则高达21.4%。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虽然患过甲型肝炎后可以获取比较持久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不是“终身制”,会受到个体因素(身体素质、疾病、劳动强度)和环境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大,体质下降,对甲肝的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如果这种免疫力无法抵御一次性大量的甲肝病毒,人仍然可能再次患上甲肝。此时如果因曾患过甲型肝炎而掉以轻心或未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增加病毒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的甚至转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疾病。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