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飞滑石450克,绵茵陈320克,淡黄芩300克,石菖蒲180克,川贝母、木通各150克,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120克。
【用法】上药共制为末,每次10~15克,温开水送服;或用神曲制成糊丸,每次6~9克,每日服2~3次。亦可作为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症见发热身困,胸闷腹胀,无汗而烦,身目发黄,或有汗而热不退,尿赤便秘,或大便泻而不畅,或咽喉肿痛,舌苔黄腻或厚腻。
【方解】方中重用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三药为主药,其中飞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绵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淡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伍,清热利湿,各擅其长。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木通为辅药,石菖蒲、藿香避秽和中,宣湿浊之壅滞,白豆蔻芳香悦脾,令气畅而湿行,木通清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连翘清热解毒,射干、贝母、薄荷解毒利咽,散结消肿。诸药配合,使壅遏之湿热毒邪不独清利渗泄,且可芳香化浊,湿祛热清,气机调和,则诸症自除。
【按语】本方以发热倦怠,口渴尿赤,或有黄疸,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辨证要点。现在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肠伤寒、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等。适用于急性肝炎湿热并重的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出现湿热蕴结病理机制者,也可根据情况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