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茶树根30g,柴胡、半夏、陈皮、桃仁各9g,茵陈15g,炒川大黄、红花各6g,八月札、当归、川楝子各12g,莪术、丹参各18g。
[随症加减]恶心、纳呆者加鸡内金、生山楂各15g,神曲9g;肝功能异常者加垂盆草30g,栀子12g,龙胆草6g,虎杖根15g;肝区胀痛显著者加延胡索、徐长卿各12g。
[功效主治]理血化瘀,峻化痰浊。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8周为1个疗程,未愈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不超过3个疗程。
[临床运用]治疗120例患者中,显效:第1个疗程10例,第2个疗程23例,第3个疗程30例;有效:第1个疗程8例,第2个疗程17例,第3个疗程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
[心得体会]从脂肪肝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来看,大多属于痰浊血瘀兼气滞之证型。从邪正两方面来看,则多为实证、里实。破瘀化浊方具有理血化瘀、峻化痰浊的功能,其主要药物茶树根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一定作用,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良好效果,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显著增强本方的破瘀功能,再益以疏肝理气之药,对因脂肪肝引发的胁痛、恶心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脂肪肝早期一般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脂肪肝存在或肝内脂肪浸润,部分病人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舌象、脉象亦无特异性改变,根据这一特点,制定本方亦从辨证出发,针对脂质代谢紊乱的病机入手,促使脂质无以攀附,加速排泄,所以临床能取得一定疗效。
[方剂来源]杨佩兰,周荣根.破瘀化浊方治疗脂肪肝120例.四川中医,2000,1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