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泽泻、炒苍术、三七、茵陈、柴胡、厚朴、白术、何首乌。
[随症加减]腹胀、纳差明显者加炒莱菔子、炒麦芽;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生姜;肝区胀痛者加佛手、川楝子;脾虚甚者加黄芪、山药;湿热重者加龙胆草、车前草。
[功效主治]祛湿活血,疏肝健脾。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煎液混合,分早晚温服,30日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
[临床运用]治疗5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6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
[心得体会]脂肪肝是由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的常见的弥散性肝病之一。根据脂肪肝的病因病机特点,其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气化无权,但以肝脾为主。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为肝失条达,脾不健运,痰湿内停,瘀血阻络证候为最常见,虽然虚实兼夹,但以邪实为主,痰湿、瘀血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以祛湿活血为主立法,选用炒苍术、泽泻、茵陈祛湿运脾以绝痰源;三七活血化瘀通络;柴胡、厚朴疏肝理气解郁;白术、何首乌益气健脾,滋养肝肾。现代研究表明,泽泻、茵陈、何首乌、柴胡等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诸药合用,治疗脂肪肝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方剂来源]杨钦河.祛湿活血方为主治疗脂肪肝56例.新中医,2002,3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