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脂肪肝的病案点评二

来源:养肝网2014-05-11 个评论我要订阅
      病例2:黄某,男,37岁,1996年11月4日初诊。患者喜食肥甘,1996年以来,开始出现食欲不振,腹胀,食后更甚,肝区隐痛,饮酒后加剧,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黄。1996年7月查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肝大,下角变钝,脏面平直,肝内管道结构模糊不清,肝静脉显示狭窄,肝实质回声衰减,肝脏边缘显示不清,提示为脂肪肝。自服东宝肝泰片等药治疗3个月,复查肝功能正常,B超提脂肪肝无好转,故再来诊治。诊时患者身体肥胖,食欲不振,厌食油腻,右胁隐痛,胃脘部胀满,食后加甚,食油腻则恶心,大便稀溏,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肝脏右肋下触及1横指,质稍硬,轻度触痛,血脂检查三酰甘油2.36mmol/L,胆固醇7.1mmol/L。临床诊断为脂肪肝,证属肝胆湿热,痰浊瘀血搏结,治拟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理气化痰、祛瘀散结为法。
    
处方:白参15g,赤芍15g,白芍15g,鳖甲15g,枳实15g,郁金15g,山楂15g,黄芪15g,泽兰15g,丹参15g,葛根15g,乌韭30g,怀山药18g,延胡索10g,木香9g,甘草3g。服药7剂,诸症状明显好转,守方加减治疗3个月,自觉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血脂均正常,B超提示脂肪肝消失。
    
点评:治疗脂肪肝宜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理气化痰、祛瘀散结之法。本例患者偏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湿热之邪中阻,损伤脾胃,运化失司,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湿浊凝聚而成痰,痰阻气滞,渐致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于肝胆,日久而成脂肪肝,故而其治疗宜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理气化痰、祛瘀散结之法。方中白参、黄芪、怀山药健脾益气;枳实、乌韭、延胡索、木香理气化痰;郁金、山楂疏肝解郁;泽兰、丹参、鳖甲化瘀散结。诸药配合,药证相符,故而疗效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以合理安排饮食,控制饮酒,调畅情志。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