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丙肝要肝脾肾同调,侧重脾肾

来源:养肝网2014-05-05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丙肝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在临床上也多重视调理肝脾肾,顾护后天以实脾。
    
《金匮要略》明确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指肝病治脾,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是治疗肝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治疗慢性丙肝的过程中应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始终坚持顾护后天以实脾的原则。肝木为病,易于横逆犯脾,致其升降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故治肝病,必当顾护脾胃,脾气盛衰对慢性丙肝的疗效乃至预后的作用至关重要。脾土强,可协同清热利湿药物的作用,加速体内湿热的排出;脾为后天之本,主生化气血,气血足则机体抗病力强,可加强抗病毒药物清除病毒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又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健脾胃药物则可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蛋白代谢,有利于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清热过用苦寒易损脾肾之阳,所以应做到以下几点:
(1)谨防过用苦寒。凡退黄、降酶、利胆及丙肝标志物转阴所涉药物多苦寒,诸如栀子、大黄、黄芩、茵陈、蒲公英、苦参、虎杖等,用之宜适当,并应随着病情减轻而减量,应多选性味甘寒之品如白花蛇舌草、玄参等,既可清解邪毒,而甘寒之品又可顾护阴液,谨防苦寒败胃,土壅木
郁,变证丛生。临证若需投以大量苦寒之药,则可佐以芳香化浊之品,既可祛湿,又可防苦寒伤脾败胃。对湿遏热伏,舌质红绛,白苔滑腻等湿热表现明显者,临证常先投以芳香化浊之品,待湿去热孤,进而清热更利于治疗。常用藿香、佩兰、菖蒲、郁金、苍术、砂仁等药。
(2)补益不可过用滋腻。补益药多选用性味甘平之品,不用滋腻厚味之峻补药,以免助湿生满,阻碍肝气的疏泄。临证补脾常用山药、白术相配,白术专补脾气,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为母子之脏。疏肝过用辛散,易伤肝体及肾阴,利水过用淡渗易损肾气,耗阴液。故对于病情缠绵患者,补肾可防子病及母,且有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