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误案分析四

来源:养肝网2014-05-13 个评论我要订阅
      病例4:朱某,男,47岁,2005年9月12日就诊。患者1996年单位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即到某医院诊治,查肝功能正常,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之后患者也无不适之感觉,每年必查肝功能、B超等,肝功能一直正常,B超也无异常发现。2004年元月再次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有一1cm×1.5cm大小的强回声光团,边界不清,后经CT检查诊断为肝癌,随即到某医院行手术切除术,术后身体恢复良好,自述除稍有乏力外,别无不适之感觉,多次复查肝功能、B超等,并无异常。半个月前因与人生气开始出现右胁部刺痛不适,嗳气善太息,腹胀脘痞,纳呆食少,查肝功能ALT42U/L,AST40U/L,TBiL22μmol/L,γ-GT50U/L,AFP阴性,B超无异常发现,考虑为气滞血瘀型所致,以行气活血化瘀为治法,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12g,陈皮12g,赤芍15g,鳖甲12g,地龙12g,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茯苓12g,香附10g,川芎12g,生地黄12g,白术15g,当归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调治1周,右胁部刺痛不适明显减轻,但纳差亦然,腹胀脘痞又重,并且又出现便溏腹泻,回首再看,患者右胁部刺痛不适,像似气滞血瘀之证,但有与人生气之诱因,又有嗳气善太息、腹胀脘痞、纳呆食少等肝郁脾虚之见证,应为肝郁脾虚兼有血瘀,遂改为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治之,方以逍遥散加减……。服药10剂,右胁部刺痛、嗳气善太息消失,纳食增加,其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守方加减再服12剂,自述除仍稍有右胁部不适、乏力外,已无其他不适之感觉。
    
分析:此为辨病辨证失当,肝郁脾虚兼有血瘀误诊为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引起的胁痛以刺痛为特点,但不能一见右胁部刺痛就认为是气滞血瘀,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若固守刺痛而忽视其他症状,易出现辨证失误。此例患者右胁部刺痛不适,一般的看法应是气滞血瘀之证,但有与人生气之诱因,又有嗳气善太息、腹胀脘痞、纳呆食少等肝郁脾虚之见证,应为肝郁脾虚兼有血瘀,而非单纯气滞血瘀,初治时以行气活血化瘀之法治之,药证不符,故而疗效不显,且更损脾胃,出现便溏腹泻等,之后调整治疗方案,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治之,效果良好。临证时若能综合分析,详加辨证,注意兼夹,不固守出现右胁部刺痛就是气滞血瘀,则辨证失误不难避免。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