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脂肪肝往往是由于长期摄取过多的营养以及懒于运动,致使脂质代谢障碍,大量中性脂肪在肝脏沉积所造成。肥胖者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为10%左右,性别与发病率没有太多关系,年龄以50~60岁的人发病较多,多数脂肪肝患者临床没有症状。肥胖性脂肪肝一般不会发展为肝硬化。
肥胖者大多有过量食用高糖饮食的习惯,伴随大量糖质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为其合成糖原的贮存能力,从而使相当多的糖经代谢转化成乙酰辅酶A,进而合成更多的脂肪酸。而肥胖者的体型特点,对脂肪肝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腹型(即凸肚型)肥胖者脂肪肝发生率比其他体型者稍多,这是因为腹部组织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更敏感,以致由腹部组织周围的脂肪细胞输送进肝的脂肪酸增加。由于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和胆固醇外,主要合成三酰甘油。新合成的三酰甘油再与肝细胞粗面内质网膜上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而释放入血。当肝内合成的三酰甘油超过了肝将三酰甘油转运出肝的能力,或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输出发生障碍时,都可导致三酰甘油在肝内浆网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肥胖者多合并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合成大量三酰甘油,产生内源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常有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但多无严重的糖尿玻患者空腹血胰岛素含量稍高,在口服50克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反应为正常人的3倍以上。没有脂肪肝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糖负荷胰岛素反应,仅比正常人稍高一些。由此可见,给葡萄糖后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乃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代谢特征。这类患者常伴有代谢异常的另一特点,即血清三酰甘油升高,多为高脂蛋白血症Ⅳ型,为内源性三酰甘油增多。血清三酰甘油升高的原因,系肝脏制造和释放脂蛋白量增加,加以脂蛋白从血中清除的过程中发生障碍的缘故。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感受性低下,即具胰岛素抵抗性,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亦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肝脏在胰岛素作用下,以葡萄糖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继而发生内源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