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脂肪肝常识:脂肪肝发病原理分类

来源:养肝网2013-12-16 个评论我要订阅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脂肪大肝细胞内异常积累的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是肝脏对各种损伤产生的最常见反应

脂肪肝按自身体素质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等导致脂肪肝的发病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肥胖、过食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脂肪肝等。

脂肪肝按轻重程度不同又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时期。

发病原理分类:

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对于酒精性脂肪肝的饮酒量,医学上给出了界定:如果一位脂肪肝患者有五年以上饮酒史,折合摄入酒精量男性每天大于40克,女性每天大于20克;或是两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每天大于80克,则可划定为酒精性脂肪肝。简单来说,如果习惯于每天喝大于2两50°的白酒,那多数是酒精性脂肪肝了。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都说吃得太好会得脂肪肝,那么吃素或节食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脂肪肝的产生?答案恰恰相反,因为有一种脂肪肝就叫做“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蛋白质能够提供胆碱、蛋氨酸等物质,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载脂蛋白起到一个搬运工的作用,将脂肪“搬出”肝脏。缺乏蛋白质会使得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临床上不少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

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

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责任编辑:小医)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