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脂肪肝形成的原因1.酒是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
肝硬化。2.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3.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4.糖尿病。5.肝炎。6.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
脂肪肝的危害危害一:肝脏无法完全过滤血液,会引发高血脂、心脑血管病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脏承担着过滤人体血液的重任:每分钟要过滤1.2升的血液。得了脂肪肝,肝脏就像被一层油给包住,过滤血液的能力自会急剧下降,血液中的过氧化物、代谢垃圾和没用的脂类,就无法被过滤排出,形成高血脂、脑血栓、动脉硬化。危害二:肝脏分解代谢能力降低,并发糖尿病、胆石症、肾病很多人并不清楚:肝脏同时承担着人体中糖、蛋白、脂肪的分解代谢重任,得了脂肪肝,肝脏的分解代谢功能自然下降,糖类无法完全代谢转换就会引发高血糖,而胆囊因得不到充足营养也会患上胆结石。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人体另一个解毒代谢的器官肾脏就不得不承担额外的负担,造成肾虚、肾功能下降。危害三:肝细胞会变性、坏死,警惕发展成肝纤维化、
肝硬化过多的脂肪在肝内堆积,医学上称之为
脂肪肝,会导致细胞变性、坏死;长期喝酒,乙醛等肝毒性很强的酒精代谢物还会附着在肝脏上,发展为肝硬化的速度则会非常之快,有时会在几周内完成。
预防脂肪肝的8种食物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大蒜: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苹果:含有丰富的钾,可排出体内多余的钾盐,维持正常的血压。牛奶:因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可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前列腺素A对人体也有较好的
降压作用。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保持人体酸碱平衡。甘薯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吸收胃肠中较多的水分,润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并可将肠道内过多的脂肪、糖、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降脂作用。(责任编辑:罗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