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慢性乙肝病人病毒指标能够自然阴转吗

来源:养肝网2014-06-21 个评论我要订阅
  慢性乙肝病人病毒指标能够自然阴转吗

  慢性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指标自然阴转的现象肯定存在,但并不普遍。我国慢性乙肝病例多由于年幼时感染乙肝病毒,病毒携带长达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病毒本身潜伏极深,顽固且狡猾多变,自然阴转比较困难。自然阴转的概率国内外报道差异较大,国外报道的概率高于国内,我国权威的调查资料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年阴转率在2%左右;乙肝病毒e抗原的年阴转率(即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三阳”)高于表面抗原,在6.3%~14%之间。
  阴转率的个体差异较大,左右阴转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5种:
  (1)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识别能力低下,无法识别并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出现所谓的“免疫耐受”状态,乙肝病毒长期占据肝组织,并不断复制病毒,破坏捣乱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2)患者的年龄:自幼感染乙肝病毒,机体免疫防卫功能尚不健全,病毒一旦入侵,往往长驱直入,扎根于肝脏,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与被感染的肝细胞基因合二为一(即所谓的“细胞整合”),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就会持续阳性,日后多年,病毒已是顽固不化,若再想清除,就非常困难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程将经历免疫耐受——免疫活动清除——免疫恢复3个阶段,这3个自然阶段历时数十年,直到最后一个阶段,病毒指标可能出现持续长久的阴转。70岁以上的老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极低,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没有表面抗原阳性者。
  (3)遗传基因因素:我国慢性乙肝发生与家族血缘因素密不可分,乙肝的家族聚集性十分突出和明显,乙肝往往呈垂直传播倾向,乙肝代代相传与种族和遗传多态性密切相关,遗传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点决定了乙肝的易感性和长期携带性。
  (4)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如果乙肝病毒处于高复制阶段,如少年儿童时期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都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呈阳性,这种状况下,乙肝病毒的自然阴转率极低。
  (5)病毒变异:乙肝病毒是一种变异发生率较高的病毒,为了适应机体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逃逸、躲避药物的打击,乙肝病毒容易产生基因变异,变异可能发生在乙肝病毒基因片段的多个部位,变异后的乙肝病毒更富有欺骗性和顽固性。乙肝病毒变异往往是病情加重、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
  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往往具有一个相同的自然进程,如果想要打破这一自然进程,改变乙肝的发展归宿,提早使用和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种种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对于乙肝病毒的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尚谈不到彻底清除。这就使得乙肝抗病毒治疗只能起到部分有效的结果,根治乙肝尚难以实现。因此乙肝病毒的自然阴转和治疗后阴转的概率都不高,治疗乙肝获得多数患者病毒指标阴转,仍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