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来源:养肝网2014-05-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进入体内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最终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它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乙醇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损伤机制是乙醇在肝细胞内代谢而引起。进入肝细胞的乙醇,在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后一反应使辅酶Ⅰ(NAD)转变为还原性辅酶Ⅰ(NADH),因而NADH与NAD比值升高。NADH与NAD比值的升高可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使肝内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另外,NADH的增多又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从而使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脂肪肝。②大量饮酒使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β氧化受损,使血液和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增加。已知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加上乙醛的协同作用引起生物膜受损伤,并能加强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的毒性,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促进形成脂肪肝。③乙醇有特异性地增加胆碱需要量的作用,而胆碱是合成磷脂的原料之一,磷脂又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故磷脂的不足影响了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脂肪从肝中顺利运出而形成脂肪肝。④大剂量乙醇刺激肾上腺及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增加脂肪组织分解率,源于此的脂酸又被肝脏摄取,使肝内三酰甘油合成率增加并堆积,又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缺乏载脂蛋白使其分泌有障碍,而产生脂肪肝。⑤长期饮酒可诱导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其活性增加可加重乙醇及其代谢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使肝脏内皮细胞窗孔变多变大,结果导致富含三酰甘油的乳糜微粒及其大的残骸被肝细胞引入,肝细胞摄取脂肪增多,促进了脂肪肝形成。⑥既有细胞免疫改变也有体液免疫改变,引起细胞和组织的炎症、溶解和坏死。乙醇作为一种半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