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金钱草、茵陈、泽泻、草决明、山楂、茯苓、瓜蒌、丹参、生黄芪、黄精各15g,陈皮、半夏、郁金、红花、柴胡各10g。
[功效主治]化痰利湿,调气活血。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不超过2个疗程。
[临床运用]治疗32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
[心得体会]肝炎后脂肪肝有独特的病理特点。由于肝炎治疗不彻底,湿热不清,湿伤脾阳,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热伤阴血,灼津成痰,痰湿互结,阻滞血脉,血液运行不畅,终致湿、痰、瘀交阻而成痞块。病程一般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正邪长期交争,正气已虚,实邪不去,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基于上述认识,治当化痰利湿、调气活血,选用金钱草、茵陈等15味中药组成方剂。其中金钱草、茵陈、泽泻、草决明清热利湿,金钱草、茵陈皆入肝胆经,为历来治肝胆湿热之要药;草决明清肝经热;郁金、山楂、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郁金兼可利胆退黄;陈皮、茯苓、半夏、瓜蒌化痰;柴胡、郁金疏肝理气;生黄芪、黄精、茯苓益气健脾,既照顾到病人正虚的一面,又通过健脾而利于水湿的运化,与柴胡、郁金共同起到调气的作用。
[方剂来源]苏经格.化痰利湿调气活血方治疗32例肝炎后脂肪肝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