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药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加减甘露消毒丹合二陈汤

来源:养肝网2014-04-24 个评论我要订阅
  [药物组成]茵陈30g,黄芩12g,滑石(包煎)30g,射干10g,藿香10g,陈皮10g,石菖蒲10g,薄荷(后下)8g,白豆蔻10g,川贝母10g,木通10g,半夏10g,柴胡10g,丹参15g,赤芍30g,茯苓10g,甘草3g。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解毒退黄。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60日为1个疗程。
[临床运用]39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4%。
[心得体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学认为湿热蕴结而成,故有湿热成疸之说。《内经》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素问·玉机真藏论》),《金匮要略》曰:“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热在里,
当下之”,《丹溪心法》更为突出地强调“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历代诸家沿用至今,基本成定论,且为当今引申以治疗肝炎的理论依据。可见湿热蕴结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始动病理因素,且贯穿本病的全过程,涉及各种类型及多种证候,不仅是黄疸性,无黄疸性亦莫能外。即使阴黄寒湿证,亦是湿热过程。湿热所在部位,首犯中焦,湿盛困脾,热重犯胃,故尤在泾说:“胃热与脾湿,乃黄病之源也。”湿热交蒸,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肝胆疏湿失司,胆液不循常道,则外溢肌肤而发黄。由于本病以纳差、乏力、黄疸为突出的主症,而临床表现症状不一,其病机关键是湿,湿从热化为湿热,湿从寒化为寒湿,内蕴中焦,由脾胃熏蒸肝胆,疫毒炽盛,可迅即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充斥三焦,多脏受累,变证丛生。在中医疗法中,辨证论治仍占主导地位,多以湿、热、火、毒等基本病理为依据指导立方用药;故治疗选用甘露消毒丹为基本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三药,其中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黄芩清热解毒;射干、川贝母降肺气,利咽喉,宣化上焦;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悦脾,扶助中焦;木通助茵陈清热利湿以利下焦;慢性乙型肝炎疫毒炽盛,迅即深入营血,故加用赤芍、丹参以凉血活血,以助退黄。
[方剂来源]夏红梅,尹卫华,李茂文.加减甘露消毒丹合二陈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2):18~19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