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胆囊炎气滞、血瘀的验案

来源:养肝网2015-06-23 个评论我要订阅
    验案1
  潘某,男,32岁。1979年9月10日初诊。
  右胁疼痛,反复发作,病经1年。发作时形寒身热,且恶心呕吐,乃肝胆气滞,胃失和降。
  治宜疏肝胆而和胃气。
  白芍9g,炙甘草5g,炒延胡索6g,制香附9g,佛手9g,炒柴胡4.5g,郁金9g,炒枳壳4.5g,天花粉9g,广木香6g,越鞠丸(包煎)12g,竹茹9g。10剂。
  12月9日二诊:右胁隐痛,胃纳不振,时有形寒,面容不泽。脉细,苔薄白。为肝失疏泄,脾不健运,病延已久,正阳不足。拟疏肝健脾,扶正益卫。
  生黄芪15g,炒当归9g,白芍9g,党参15g,炙桂枝1.5g,炒谷芽9g,炒鸡内金9g,郁金8g,炙甘草5g,制香附9g,佛手6g。7剂。
  按:本例为肝胃不和,影响胆道,疏泄失司。少阳属胆,形寒身热,少阳证也。肝与胆为表时里,肝郁则清净之府岂能无动,气篾呕逆为必有之象;至于面色不泽,时有形寒加以脉细,乃正阳不足之证。前方以四逆散加芳香药,具有疏肝和胃理气之功;后方以桂枝汤加参、芪,以护正阳之气。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顾某,女,42岁。1974年12月6日初诊。
  右胁隐痛,牵引背部,反复发作已四五年。此次病发,伴呕吐发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厌食油腻。脉细弦,舌苔薄腻。此为肝胆不和,气滞湿阻之象。治拟疏肝利胆,理气化湿。外院检查胆囊超声波收缩功能差,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不佳,脂肪餐1小时后胆囊收缩1/3。
  柴胡9g,郁金9g,赤芍15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金钱草30g,生山楂15g,槟榔9g。
  二诊:服前方4剂后,胁痛大减,大便通畅,但觉胃纳不香,神疲无力,劳累后背部酸楚。脉细弦,舌苔薄。药既应手,原法续进。前方去槟榔,加当归12g。
  服药6剂,疼痛基本消除。
  按:《内经》“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以上这些症状的描述,与胆囊炎、胆石症颇为相似。本例为胆囊炎,由于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肝胆气滞,湿浊壅阻所致。故用柴胡、郁金、金钱草以疏肝利胆;赤芍、槟榔、山楂以化瘀破气散结;半夏、青皮、陈皮以和胃降逆。总之,本例乃胆腑为病,六腑以通为用,故用药忌黏滞而贵灵动。如患者舌苔黄,大便干,可加大黄以清热通腑。
  医案出处:《黄文东医案》
  验案3
  崔某,女,36岁。1967年4月12日初诊。
  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以夜间为多。近2周病情加剧,伴发热(38.5~39℃),X线胆囊造影提示:胆囊收缩功能差,未见结石。目前仍感右胁与中脘疼痛,脉弦细数,苔黄腻。
  胁乃肝之分野,肝气郁结,逆行犯胃,故脘腹疼痛。当拟疏肝理气,清热利胆。
  生大黄(后下)9g,柴胡9g,茵陈12g,炙鸡内金12g,炙延胡索6g,制香附4.5g,白芍9g,郁金9g,厚朴1.5g,大枣10个。7剂。
  二诊:药后发热已消退,脘腹疼痛虽减未除,呕吐黄水,纳呆,便秘,溲赤,脉弦为,苔黄腻舌尖红,肝旺犯胃之象,原方去厚朴,加神曲(包煎)9g,青宁丸(冲服)9g,续服7剂。
  三诊:药后脘腹作痛好转,腑行通畅,脉弦细,舌净质偏红。仍予疏肝理气法。
  柴胡9g,茵陈12g,炙鸡内金12g,延胡索6g,郁金6g,炒枳壳6g,白芍6g,大枣10枚,焦谷芽、麦芽各9g。7剂。
  四诊:服药后诸症缓解,二便正常,食欲增加,脉濡细,苔薄白,偶有头晕乏力,此乃病后虚弱之象,当调理善后。原方加沙参12g,当归15g,黄芪9g,炙甘草6g,再服7剂。
  按:本例属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喜疏泄,且宜清利,应用大柴胡汤化裁,疏肝理气,清热利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医案出处:《张志雄医案选》
  验案4
  王某,女,43岁。1972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右肋下块物已5月。1971年11月,因右胁部疼痛,赴上海纺织某某医院门诊检查,发现右肋下一块物,约5cm×8cm大小,做超声波检查,右肋下块物为囊性,有液平。经西医西药治疗后,右肋下块物仍存在,转来中医中药治疗。有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史。诊断:梗阻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液。右肋疼痛,时时泛恶,痛处拒按,有鸡蛋大块物。脉弦、苔腻。
  病起情志抑郁,而致气机不畅,血行受凝,日积月累,而成癥块。拟活血祛瘀以消癥,疏肝利胆以消石。
  三棱9g,莪术9g,金钱草60g,硝矾丸(分服)4.5g,青、陈皮各4.5g,赤芍、白芍各9g,生大黄(后下)3g,车前子(包煎)30g,生甘草3g。
  上方加减服用1个多月,胆囊逐渐缩小,以致不能触及。应用参苓白术散加金钱草、硝矾丸作善后。
  按:本病例属癥积范畴,应用消癥积汤治疗。消癥积汤是张老医师经验方,主要应用于胆囊肿大积液者。胁肋属肝,右肋下块物则属于肝经积血;三棱有“通肝经积血”的作用,与莪术同用,则破血祛瘀,消积止痛的作用更好。大黄亦是“下瘀血,破癥瘕积聚”的要药,同时有利胆作用。车前子配合赤白芍,则养肝柔肝的功效更佳。其他如青皮、陈皮、金钱草、硝矾丸等,有疏肝、利胆、消石的作用。
  医案出处:《临证偶拾·张羹梅医案》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