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肝脾失调验案2

来源:养肝网2015-06-22 个评论我要订阅
    南某,女,23岁。1979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于4年前罹患肝痛,经多方治疗,始终迁延不愈。近1年来,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淋淋,饮食日减,胸闷胁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遇冷辄重,大便溏。月经量多挟有血块。当地化验肝功能不正常,肝大肋下约4cm。面色无华,舌胖淡,苔微腻,脉弦大无力。
  辨证为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治宜补中益气、调和肝脾,兼以清利。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逍遥散化裁。
  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升麻5g,柴胡10g,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0g,黄芩10g,清半夏10g,茵陈20g,生牡蛎(先煎)30g,合欢皮10g,白蒺藜10g。嘱其带方返回当地服用。
  经3个月患者来信云服上方30剂后眩晕已除,食量大增,余症悉减。复查肝功能亦明显恢复,惟时感胃脘隐痛。嘱方去黄芩,加丹参15g,砂仁3g,再进30剂。
  按:本案因肝病日久,湿热未净在致肝病传脾,由实转虚,形成肝脾同病且以脾虚为主的病理转变。脾为生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气虚惫,清阳不升故晕不能自持,且乏力、汗出、纳差、便溏,小腹冷坠均系脾虚之象;胸闷、胁痛、口苦、手足心热、脉弦为肝郁见证。治疗本着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采用补中益气合逍遥散肝脾同治而又以实脾为主,因本病常挟湿热未净,故每每酌掺入黄芩、连翘、茵陈、板蓝根等清利之品以降酶。合欢皮配白蒺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能消肝脾大,是临床常用的经验对药之一。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