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吴立文治疗胆胀经验(一)

来源:养肝网2014-10-30 个评论我要订阅
  肝胆互为表里,治当疏肝利胆
  吴老认为,胆为中精之腑,内藏精汁,以通降下行为顺,具有藏、泄之功,其中精汁由肝所化,并赖肝气的疏泄而溢入聚藏于胆。胆附于肝,肝胆因经脉络属,功能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肝为刚脏,喜条达而主疏泄、胆腑。精汁。生成与藏泄,均赖肝之疏泄条达功能。若肝失疏泄条达,气郁血滞,则胆气受阻,失于通降胆失通降,胆郁气逆,精汁不泄,亦使肝失疏泄条达,精汁不化。胆胀在发病过程中,往往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因此,胆病须治肝,治胆须调肝。一是疏肝理气以利胆,若肝郁气滞,症见胁肋胀痛,善太息,嗳气不止,纳差胸闷,舌淡,脉弦或沉弦者,治应疏肝理气以利胆,可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枳实、赤芍、青皮、姜黄、川楝子、延胡索、佛手等。二是抑肝降逆以利胆,若肝郁气逆,症见右胁胀满或痛,伴脘腹胀闷,嗳气呕吐,急躁易怒,大便不畅,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者,应抑肝降逆以利胆,可用五磨饮子、旋覆代赭汤加减,药选用枳实、槟榔、代赭石、法半夏、沉香等。三是疏肝清热以利胆,若肝胆郁热,症见右胁灼热而痛,口苦口干,心烦少寐,面赤,头晕目眩,胃脘满闷或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应以疏肝清热以利胆,常用左金丸、丹桅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药用黄连、吴茱萸、牡丹皮、桅子、柴胡、黄芩、郁金、川楝子等。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