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肝炎的检查 其他血液检查

来源:养肝网2015-04-16 个评论我要订阅
  其他血液检查
  
  (一)血常规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项目。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病人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血小板在部分病人中可减少。
  
  乙肝病毒感染者检测血常规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导致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破坏增加。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2.指导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α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9/L、血小板<5×109/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α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徳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等抗病毒药物。
  
  3.判断有无细菌感染重型乙肝、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由肠道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如果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4.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血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在生理正常情况下,体内氨主要在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再由小便排出体外。肝功能不全时,尿素形成减少,氨被清除减少;或由于门脉高压,门体静脉存在短路,门静脉内的氨逃脱肝的解毒,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血氨增加。
  
  血氨的参考值为11~32μmol/L(微摩尔/升)(酶法)。
  
  乙肝患者测定血氨浓度主要用于估计肝损伤程度及其预后。在急、慢性肝炎时,血氨正常或轻微升高。在重症肝炎患者,尤其是肝性脑病病例可显著升高,常远远超过同一患者在无神经精神症状时的数倍。在不同的肝病患者中,肝性脑病时,血氨往往明显升高,氨中毒可能成为主要发病因素,所以临床上称为氨性肝昏迷。在此种病例中,血氨水平随着昏迷加深而进行性升高。在脑电图上,血氨越高,慢波的改变越明显;而暴发性肝炎患者,尽管肝细胞坏死可致肝清除血氨功能衰减,但往往血氨尚未明显升高即已陷入深度昏迷。其发病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失常及糖、电解质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对这种病例,血氨测定就不能作为诊断肝性脑病的主要依据。
  
  (三)凝血因子测定
  
  肝脏还能合成参与血液凝固的一些蛋白质,称为凝血因子。测定凝血酶原凝血时间(PT),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贮备功能。正常人的凝血酶原凝血时间为9~15秒(s),常州市三院参考值为11~15秒(s),如超过20秒(s)以上,提示病情严重,有进展肝功能衰竭的危险。
  
  另外,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值还可推算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或HDD),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80%~120%,常州市三院为70%~130%。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该数值越低,肝损伤越重,预后也越差。当急性乙肝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40%时提示存在急性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患者中,凝血酶原活动度≤40%时提示存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50%时提示远期预后差,凝血酶原活动度<50%的慢性肝炎患者死亡率是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50%者的2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愈甚,其发生肝硬化的机会愈多。
  
  (四)甲胎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主要是胎儿肝脏的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胎儿血清蛋白。AFP参考值:定性为阴性,定量为0~8.6ng/ml(纳克/毫升),常州三院AFP正常参考值为0~10ng/ml(纳克/毫升)。当肝细胞恶变时,含量可大大提高,因此可把它作为诊断肝癌的依据。但其他恶性肿瘤如胚胎细胞癌、胃癌、胆管癌、胰腺癌和肺癌以及高铬酸血症、囊性纤维变性、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等患者的血清AFP也可升高;正常孕妇血清AFP含量最高不超过500ng/ml(纳克/毫升);先天性神经管缺损、胃肠道畸形、畸胎瘤、先天性肾病等都可致母血中的AFP升高。
  
  甲胎蛋白的检查在肝病中的临床价值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1.能及早发现肝癌AFP是目前肝癌诊断中特异性最强、敏感性最高的一项血清学检测方法,是早期诊断肝癌的指标之一。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肝癌,所以肝硬化患者要定期(一般每6个月检查一次较合适)复查AFP。
  
  如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大于400ng/ml(纳克/毫升)者应高度怀疑肝癌;50~300ng/ml(纳克/毫升)持续8周以上者(肝癌发生率为10%~30%)也应怀疑肝癌,并须密切追查。但不应把甲胎蛋白作为诊断肝癌的绝对指标。
  
  2.对活动性肝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也常见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急性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肝炎、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肝病甲胎蛋白升高幅度通常不大,多在500ng/ml(纳克/毫升)以下。但肝癌与活动性肝病的鉴别主要依靠甲胎蛋白动态观察。肝炎患者大多数在2个月内显示下降趋势,而肝癌的甲胎蛋白呈持续高峰或逐渐上升。但为慎重起见,这些病人甲胎蛋白降至正常后仍需复查,以便能及早发现肝癌,或进一步排除肝癌。
  
  (五)肝纤维化指标检查
  
  目前临床检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以下四项:
  
  1.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A)在目前所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中是诊断价值最高的一个指标。它是由间质细胞合成,大部分在肝内被代谢。但肝病患者间质母细胞增生,合成HA明显增多,同时肝细胞受损,对血中的HA摄取及降解产生障碍。HA值随着肝病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同时又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正常参考值为<40ng/ml(纳克/毫升)。
  
  2.层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LN)是细胞外间质中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与Ⅳ型胶原结合形成基底膜骨架。肝纤维化倾向时,LN合成和沉积大大增加。正常参考值为<120ng/ml(纳克/毫升)。
  
  血清层黏连蛋白在肝硬化时明显增高,其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1%。与门脉压或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程度相关。
  
  3.Ⅲ型前胶原肽和前胶原ⅢⅢ型前胶原肽(PⅢP)由前胶原Ⅲ(PCⅢ)裂解入血,血清水平增高反映Ⅲ型胶原合成旺盛。血清水平与汇管区容积及其周围成纤维细胞数显著相关,也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肝内炎症坏死时Ⅲ型胶原降解,Ⅲ型前胶原肽也可增高。Ⅲ型前胶原肽主要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是动态观察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的较好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有相似的临床意义,不过受炎症的影响较小。PCⅢ正常参考值为<10.6ng/ml(纳克/毫升)。
  
  4.Ⅳ型胶原Ⅳ型胶原(CⅣ)是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肝纤维化倾向时,血中Ⅳ型胶原明显增加,可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使肝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CⅣ正常参考值为<28.3ng/ml(纳克/毫升)。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