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针灸在治疗丙型肝炎中的作

来源:养肝网2014-05-06 个评论我要订阅
  大量的针灸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均证明,针灸对肝炎的急性黄疸型,在降ALT、退黄及改善消化道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针刺在丙肝的治疗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活化皮下组织,通过对皮下组织的刺激,使组织细胞激活(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
(2)小血管破裂诱导上皮组织修复功能增强(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增多),可及时修复受损肝细胞。

(3)多种细胞因子的激活。试验研究证明,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因子的组合,会起到替代慢性HCV感染患者体内缺乏某些免疫辅助刺激因子的作用,而该疗法对多种细胞因子的激活,意味着高效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多靶点、多途径、全方位、持续性参与对HCV病毒抑制及清除。
(4)内源性脑啡肽的产生。通过对毛细血管的广泛刺激及电生理效应,可产生内源性脑啡肽,缓解丙肝患者的恐病紧张心理,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的正确调控。
(5)在背部膀胱经(含华佗夹脊穴)、腹部的任脉(含有肾经、冲脉)、
下肢胫骨两侧的胃经和脾经、肝经,利用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循经方向,“通经络,行气血,调阴阳”。在多普勒彩超下观察到血液循环的肌肉泵作用加强,入肝血流和出肝血流治疗后增加2~3倍,肾动脉血流增加,脾静脉血流减少,肝脏微循环改善,营养、血氧增加,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组织修复,使代谢功能提高。
(6)动物实验证明,胆道压力提高26倍,胆汁排泄增加13倍,胆汁的干馏物重量增加70倍,加强了肝胆运转和肝肠循环,使淤积在肝内的各种代谢物迅速排入肠道。
(7)免疫学研究证明,利络疗法对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内微循环和激素的调整,对T细胞亚群(T4、T8)的分化成熟有显著作用,提高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8)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证明,入肝血流增加、肝脏微循环改善、肝细胞膜离子道开启,有利于其他治疗丙肝药的有效成分入肝进入肝血窦,通过肝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这样服较少的药而达到较高的疗效,减少肝脏负担。
(9)利络疗法有效调整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说明了针刺治疗丙型肝炎的可行性。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