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护士,在给病人抽血后,不小心扎了自己一下,而且那个病人就是个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伤口已经处理过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镇定地回忆一下:
(1)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抗-HBs≥10mU/ml,就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方面而言就没有必要特殊处理了。
(2)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抗-HBs是阳性,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滴度,那么就尽快检测抗-HBs。如果查下来抗-HBs≥10mU/ml,那就同上;如果查下来抗-HBs<10mU/ml,那就仍然应该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之后的第1个月时和第6个月时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3)如果你不属于上面这两种情况的话,不管如何,你要做的首先是进行基线血清学检测,就是说立即检测HBsAg、抗-HBs、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在基线监测后的3个月和6个月内随访,并且重复检查HBsAg、抗-HBs、ALT和AST等指标。
关于免疫处理,如下:
(1)如果你本人以前从来没有接种过疫苗,那就应该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U,并且要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2)如果你已经开始接种疫苗,但还没有完成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有专家建议为了能够比较快地诱导产生抗-HBs可以将原来“0,1,6”三针全程免疫接种改为采用0天、7天和21天肌内分别注射3剂乙肝疫苗的方案,并且为了提高乙肝抗-HBs产生的滴度和延长持续的时间,可以在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时再接种第4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