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转阴”具有两重性
过去认为乙肝病毒多项指标检查,如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转阴了,病情自然也就好转了。其实,乙肝转阴具有双重性。
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或者未经特殊治疗,也出现了乙肝病毒指标的转阴,而他们的症状、体征却不断加重,出现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肝功能损害加剧,凝血机制恶化等。这种情况说明,这些转阴可能是病毒变异导致的。
乙肝病毒变化形式是极其复杂的,决不能用一元化解释。病毒变异后,使乙肝病毒e抗原不能产生,以致检查e抗原为阴性,但它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病毒复制依然在暗中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
有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等,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转阴。最常见的是“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或是“小二阳”,有时甚至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乙肝恢复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愈和自限,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发生的积极反应。
病毒变异导致转阴,不仅造成医生的误判,还会造成乙肝疫苗接种失败。所以,乙肝治疗过程中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转阴,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的长期正常及稳定。
贴心小提示
乙肝患者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转阴,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的长期正常及稳定,这点你做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