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为何说乙肝乱治不如不治?

来源:养肝网2014-06-26 个评论我要订阅
  为何说乙肝乱治不如不治?

  最近笔者在临床工作时,连续遇到多起乙肝患者乱用药物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于恶化的病例,值得深思:有的患者听从当地“郎中”建议,使用雷公藤、黄药子治疗乙肝,一下导致中毒性肝坏死;有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过程中,擅自停药,导致肝功损害加剧;有的患者已到了肝硬化失代偿阶段,用上了干扰素,没过多久,黄疸、转氨酶急剧升高,病情恶化;有的患者看到书中介绍某个“偏方”,就按图索骥,展开“自治”,不成想,越治越重,到了医院时,病情已发展到重症肝炎阶段。
  目前治疗乙肝尚不规范,广大患者治病心切,投错医、用错药,乱治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耽误和加重了病情,得不偿失。据不完全统计,乙肝患者不规范治疗发生率高达
  66.64%,乱治乙肝的情况表现为:①投错医。患者轻信广告宣传或是旁人介绍,找到所谓的“乙肝专家”,不料想这些“专家”都是冒牌货,患者一旦落入这些人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②用错药。绝大多数广告药物都含有“水分”,其中不乏无批号、无验证、无审核、无疗效的“四无”产品;各种“偏方”、“秘方”、“验方”所含成分不明确,其中不乏混杂有毒性药物,一旦使用这些药物,肝脏损害越发加重。③用药不当。使用药物虽然正确,但是不能严格按照剂量、疗程实施,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无故停药,有的用药剂量过小或过大。④自我治疗。患者按照书中介绍的、或是别人介绍的方法和药物,展开“自治”,不料想药物毒副作用巨大,病情恶化。
  乙肝乱治后果严重,集中体现为:肝脏损害加重,有的甚至导致肝坏死;贻误病情,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病情就会逐渐加重;大量的经费浪费,患者花去的钱财,换来的不是理想的疗效,反倒是病情的恶化。肝脏本身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和消化器官,所有药物都在这个“化工厂”进行代谢和解毒,一旦进入过多、有害的药物成分,肝脏负担加重,毒性物质也可以直接损害肝组织。治疗乙肝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治疗方案和药物都需要在正规医院、正规专家指导下拟订和实施,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能认真、严肃贯彻正确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我国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这些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尚处于耐受或麻痹阶段,对于乙肝病毒尚无识别能力和清除能力,此时用药不会带来积极效果,多数专家认为最好不要乱用药,以免破坏和搞乱机体的免疫平衡。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即便是不吃一片药,多数携带者也可以平安度过一生;对于迁延性(轻度)乙肝患者,也不主张大量用药,适当调养、休息,使用一些价廉物美的保肝药物即可;对于活动性乙肝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可以考虑抗病毒及免疫调整治疗,但是一定在正规医院进行。我国现有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1亿3千万人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病毒携带者,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各种针对携带者的治疗尚不成功,所以并不提倡尝试性治疗,拿乙肝病毒携带者当试验品。据各种权威的医学专著介绍,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乙肝的自然过程是:少儿、青年时期处于免疫耐受阶段,青壮年时期处于免疫活动期,肝炎活动,逐步清除病毒,清除病毒的能力和结果受到遗传因素和免疫状态的左右,只有少部分人,病情反复,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肝癌,多数患者经历免疫活动阶段后,病毒彻底清除,进入免疫恢复期。也就是说乙肝的自然过程,决定了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即便是不吃一片药,也不会演变成肝硬化。目前各种中西药物十分繁多,基本都是尝试性的治疗,获得国际公认的有效药物极少,患者毫无必要、毫无理由拿自己的肝脏去充当各种疗效不明确药物的试验品。目前国家对于乙肝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各种新的药物和疗法正在加紧研发,例如基因疫苗、基因修饰等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疗效更加明确、价格更加便宜的乙肝药物问世,给广大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
  乙肝不宜乱治主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规范治疗现象而论,并不是说乙肝不该治疗,该治而无特效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治疗不当,适得其反。比如家中有一台电视,目前出了一点毛病,图像不太清晰,声音有点小,应该及时修理,但是选择的修理的工人一定要合格,方法一定要得当,工具一定要齐全,如果找一个新手,尝试着修理,既无经验,也无齐全的工具,结果很可能是电视机连个图像都看不出来了。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