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乙肝治疗: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利弊

来源:养肝网2014-02-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乙肝治疗: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利弊

  国际和国内正在尝试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慢性乙肝,但是否可提高疗效,或有多大程度提高疗效,还需要有更多的临床依据。  医学界正在尝试两药联合治疗  ●治疗终点患者无论接受哪类药的治疗,当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时,若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就可以视为达到临床认可的治疗终点了。但达到治疗终点并不意味着要立即停药,临床上一般还会进行一段巩固治疗,尤其是核苷(酸)类似物,一般还会做6~12个月的巩固治疗。  ●抗病毒时机只有那些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2~10倍,并存在HBVDNA大量复制证据的人才适合抗病毒治疗。选择这个时机抗病毒,原因在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有“轰轰烈烈”地反抗,免疫系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候用药将达到更好的疗效。  尽管两类药物存在不少差异,但在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时机),以及什么时候算达到治疗目标了(治疗终点),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  治疗时机与治疗目标一致  ●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地抑制病毒,且服用方便,但治疗时间比干扰素长,强调维持治疗。已发生肝硬化的慢性乙肝者,若把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像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一样终身服用,很容易诱导病毒耐药变异,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  有的患者难以承受,那样就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派罗欣)在e抗原血清血转换优势强、治疗疗程明确,且不会发生停药反跳以及耐药变异,是初治病人以及年轻病人的理想选择。但其价格高,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不能坚持完成疗程,那样就达不到预期的疗效。  看了上面的比较,那么哪类药疗效好呢?其实,药物疗效好不好取决于药物和使用者个体情况两个主要因素。  疗效之争  ●干扰素需要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一周要注射三次,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a-2a也要一周注射一次。使用干扰素副作用明显,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周围血象下降等,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价格比较高也是此类药物的缺点之一。  ●核苷(酸)类似物e抗原血清转换率比较低,需要长期治疗,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应用都会发生耐药变异,如拉米夫定诱导的乙肝病毒耐药变异发生早且发生率高,新近批准使用的核苷(酸)类似物虽然报道耐药发生率低,但仍需进一步观察。  缺点揭短  ●与核苷(酸)类似物相比,在1年左右的疗程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派罗欣)治疗,e抗原转变为e抗体的比例较高(医学上将上述转换过程简称为e抗原血清转换),意味着疾病得到控制,少数治疗者乙肝表面抗原甚至可消失,且年轻患者使用效果更好。  ●核苷(酸)类似物抑制乙肝病毒能力强,适用于各种慢性乙肝、肝硬化等患者,口服方便。治疗后HBV复制能快速得到抑制。  优点之争  ●干扰素兼具抑制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清除能力的作用。其中,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商品名:派罗欣)的效果更好,它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批准用于乙肝治疗。  ●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和机体对病毒的反复免疫清除,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乙肝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斗争形成了拉锯战。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对抗乙肝病毒有两个策略,一是让病毒复制的能力受到抑制,二是让机体免疫清除能力再强一些。  作用机制之争  我们知道,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两大生力军——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那么,这两大类抗病毒药物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它们对比一下,它们各自又有哪些长处和短处?这是许多人不了解的。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