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乙肝常识:肝脏与心的辨证法关系

来源:养肝网2013-12-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是其生理特点,而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其病理特点,郁、瘀、虚为其基本病机,肝失条达,则气机受阻,气血同病,五脏皆受其害。

《知医必辨》指出:“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故曰:“肝为五脏之贼”。

肝与心的辨证关系

心主血脉,主神志;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主血藏血和情志方面。

(1)血液方面

心主血,肝藏血,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故前人有谓:“肝藏血,心行之”。心,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行血功能正常,血液流畅,则肝有所藏。

反之,肝藏血充盛,调节血量自如,心亦有所主。病理上,心血虚、肝血虚常互为影响。肝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可致心血虚;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则肝无所藏,亦致肝血虚。

临床上,心血虚证候与肝血虚证往往同时并存,统称心肝血虚证,症见心悸、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此外,肝主疏泄,还可通过调畅气机对血液运行产生间接影响。肝失疏泄,常在气滞基础上形成血瘀的病理变化。

(2)情志方面

心、肝皆与情志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而藏神,为人体心理活动的主宰;肝藏血而主疏泄,对情志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如肝血充盛,疏泄正常,气血畅通,则心血充旺,神明得养,心主神志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若心肝功能失调,皆可出现情志异常表现,如心、肝血虚,皆有心悸、失眠、多梦等血不养神的症状;心、肝火旺,皆有心烦、易怒等心神受扰表现。

反之,异常情志刺激也多影响心、肝两脏,致心肝同病。(责任编辑:杰瑞)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