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乙肝常识:乙肝医疗市场虚火太旺

来源:养肝网2013-12-25 个评论我要订阅
  ?据《病毒性肝炎药物手册》记载,西药至少有173种,中药有635种,但这已是多年前的数字。而在欧美,批准治疗乙肝的药物不超过10种。

如此丰富的药源,疗效如何呢?以这些年大量引进的西药来说,不仅疗效上“雷声大、雨点小”,而且价格昂贵,有些药一个疗程甚至高达数万元。干扰素在应用多年后,被认为是“对亚裔人种、家族传播背景的乙肝患者疗效不佳”;有些药停药后的肝功能及病毒指标的可能反弹、病毒变异和耐药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专家普遍认为,今后引进药物前一定要加强临床观察,时间要长,样本要大;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目前治疗乙肝最多的药物是中药,可用于治疗乙肝的单味中药数以百计,不同中药的配伍又可衍生出无穷无尽的新药,这些药的疗效又如何呢?首先,肝炎药物需长期使用,所以一些中药的肝肾毒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管理部门应明示“禁用”或“慎用”;其次,中成药也有适应症,有关部门颁布的乙肝中医分型有8种,各种中药需辨证施治才能奏效,但目前缺乏辨证;乙肝的治疗性用药与保健性用药作用不同,应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不能混为一谈。

“尤其应让患者明白,中药在恢复肝功、调整免疫功能以及抗纤维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却解决不了乙肝的核心问题——抗病毒。”绝大多数专家持此观点。

医生鱼龙混杂

据报道,2002年北京某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1万多名肝炎患者中,42.7%的人以前存在误诊误治的情况。由于许多“有识之士”都看中了治疗乙肝这块“肥肉”,不少不具备条件的医院以及各种诊所纷纷开设乙肝专科。而根据国家规定,乙肝是二类传染病,诊治必须在具有消毒和独立排水通道的传染病医院或专科进行,应归口集中收治,并对新发病例统一上报登记。

另一令人担忧的现状是,从事乙肝治疗的人员鱼龙混杂,许多不是传染病专科的人员,甚至有些根本不是医生的人,也打出了“专家”的招牌从容开业。他们往往通过金钱运作,或凭着某些旁门左道的协会、国际会议颁发的“金奖”、“银奖”,或一纸未经验证的“祖传秘方”,就敢招揽病人,骗取钱财。别说掌握腹穿、肝穿及急诊抢救技能了,就连一些常用的乙肝检验项目,有些“专家”都弄不清楚。业内人士认为:“治疗乙肝人员遴选不严,就意味着治疗乙肝的第一关没有把好,接下来的医治不可能不出问题。因此,规范治疗乙肝人员势在必行。”

广告谎言大战

“迅速识别和撕掉肝炎病毒伪装,直接杀死病毒。抑制残余病毒DNA复制,二次杀死病毒,同时迅速补充营养,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功效包括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转阴率高,对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好。”看,这则广告不仅可以杀死乙肝病毒,还能让大小三阳转阴,捎带手还治好了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谙医学知识的患者看了怎能不趋之若鹜?

时下,治疗乙肝广告不仅层出不穷,而且所宣传的疗效耸人听闻。有人曾作过一项调查,买来了某天的近80份报纸,其中刊有治疗乙肝广告的高达16%,不少广告号称“一个月症状改善”,“当天即见效果”,其赤裸裸的欺骗令人震惊!

对此,广告业内人士也有说法,乙肝药物层出不穷,疗效大同小异,怎么办?药厂要收回前期投入,要占有医疗市场,只有在广告上下功夫。“广告词的学问大着呢!实事求是地讲疗效,还不如不讲,既然花钱做广告,就得吸引患者!”于是,各种乙肝药物广告竞相攀比,疗效节节拔高,演变到最后,干脆成了荒诞无稽的谎言大战。据国家权威部门抽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医药广告含有虚假成分。

“无论广告吹得有多玄,群众应了解最基本的疗效情况——当前最佳的联合治疗也只能使e抗原转阴和乙肝病毒DNA转阴,其概率不超过50%,而且这样的结果还不是永久性的,停止治疗后,还有相当患者的各项指标重又返回治疗前的水平。”

专家告诫乙肝患者,千万不能听从广告寻医用药,或去赶赴各种“义诊”、“免费咨询”活动,以免上当受骗。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