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网 > 护肝 > 正文>
综合
问医生

哪些因素易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

来源:养肝网2014-04-09 个评论我要订阅
      目前认为除遗传因素和种族因素外,以下几个方面在乙型肝炎慢性化中有重要意义: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肾移植、肿瘤、白血并艾滋并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史者,或有并发症者,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不仅容易急转慢,而且预后较差。如原有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或并发血吸虫并华支睾吸虫并疟疾、结核并溃疡并糖尿病等。
    
急性或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比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不能得到及时休息和治疗有一定关系。
    
最初感染乙肝病毒时的患者年龄:资料表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90%~95%要成为慢性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20%;成人约10%发展为带毒状态。
    
其他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营养不良、有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均可由急性转为慢性。
    
临床上发现转氨酶持续高水平超过1个半月不降者,急性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在12周以上,乙肝e抗原阳性8~10周以上不转阴者,就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