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问医生

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来源:养肝网2015-04-22 个评论我要订阅
    《防治指南》提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乙肝疫苗预防、传播途径预防、意外暴露HBV后预防及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四个方面。这里主要介绍前三种预防,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可按《防治指南》要求进行,这里不作赘述。
  
  一、乙肝疫苗预防
  
  乙肝疫苗预防就是采用人工主动免疫方法注射乙肝疫苗或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前者称为主动免疫,后者称为被动免疫。通过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来提高机体的抗乙肝病毒能力,保护易感群体,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我国现症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众多,对广大群众的威胁极大,特别是在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HBV传播途径又不易彻底切断的情况下,对易感人群施行疫苗接种预防和通过HBIG进行被动免疫保护接触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防治指南》提示:接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简称)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儿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可显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新生儿在出生后12h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重组酵母接种;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μg重组酵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必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应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兆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二、传播途径预防
  
  传播途径预防,这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第二项有效措施,《防治指南》指出: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耳环穿刺和文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
  
  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和加强有多个性伴侣者的管理。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强调性交时应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应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三、意外暴露乙肝病毒后预防
  
  任何人如果在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有效预防的措施,可按《防治指南》提示中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由前述所谓主动免疫就是接种乙肝疫苗,被动免疫就是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兆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兆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μg。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更多>>

今日医学顾问

特别声明:养肝网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09-2018  Yanggan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养肝网 版权所有 养肝护肝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