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都与其密切相关,嗜酒、高脂饮食、滥用药物等则是相关的危险因素。由于诊断脂肪肝尚
(1)病史及症状:部分患者有肝区不适,乏力,食饮下降症状,大多无临床症状。因此应详细了解有无长期饮酒、营养失衡,有无接触化学试
首先,B超检查对脂肪肝敏感性高。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在
脂肪肝临床表现多样,通常初期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以后随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可演变为肝硬化。判断脂肪肝是否并发肝纤维化,最可靠
磁共振(MRI)扫描对诊断脂肪肝不敏感,无论从信号强度,还是计算弛豫时间,均难以与正常肝组织区分开来,这与肝内含水量不增加有关。
经皮肝穿刺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采用快速穿刺方法,从肝内抽取少量的肝组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的改变,再结合临床资料,
由于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措施。患者难以接受,普及相对比较困难。而且B超和CT等非创伤性检查已基本能够做出脂肪肝的诊
脂肪肝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视脂肪侵蚀的程度、范围和病因而定,单纯轻度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可无明显异常,中、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囊肿的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的ALT和AST,正常值为ALT低于25国际单位 升,AST低于28国际单
(3)ALP:又名碱性磷酸酶,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髓,正常值是32~92国际单位 升(速率法测得),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